平心而論:韓國資金也移民

平心而論:韓國資金也移民

南韓是繼日本之後成為亞洲第二個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其出口總值佔國民總產值的一半,比日本的出口比重還高,照理其經濟政策應該與世界主流政策亦步亦趨才合理,但事實上,其近年經濟舉動卻與其他國家背道而馳,例如自今年初開始,幾乎所有具規模的國家都已提高利息來減緩經濟增長,防範通脹於未燃,但南韓卻計劃減息來刺激經濟,這一舉動說明了其國內經濟正陷入了增長過份緩慢的危機。

盧武鉉師法董建華
從表面看,很難令人相信這是事實,因為由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盡是愈來愈普及的南韓產品,由現代工業的汽車、三星電子的手提電話、闊屏幕電視和Hynix的晶片,每一樣都稱霸全球,有誰想到其國內經濟卻危機重重。這說明了南韓經濟結構事實上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以出口為主,另一部份是本土消費,前者所倚靠的是入口國經濟狀況和本身產品的競爭力,後者卻是本國國民的消費能力問題。
過去數年,南韓的主要出口國如美國、歐盟和中國,經濟增長不俗,所以能維持出口暢旺。至於本土經濟,自2002年開始,特別是新總統盧武鉉上台後,所推行的一連串經濟政策,嚴重激化了本已存在的經濟問題。一年多前,新政府上台後便推行中間偏左政策,其目的是公平分配財富。第一項措施是積極干預旺盛的物業市場,理由是壓低樓價可讓低收入人士也可以置業,結果是物業價格下跌,財富效應消退,連帶國內消費也減退。因為有2/3的韓國人是業主,他們是樓價下跌的受害者,這與香港的「八萬五」政策何其相似,很不幸,其帶來的經濟惡果也雷同。現在,很多韓國人身陷資產大貶值而債務日增的苦況。

工會勢大嚇窒商人
新政府另一個重要政策是加強工會的權力,令本來已經激烈的勞工抗爭更加激烈。據發達工業國組織(OECD)評估,南韓是繼葡萄牙之後,全球第二個保護勞工最力的國家,也是亞洲繼日本後工資最高的國家,結果是那些成功以出口為主的綜合企業(Chaebol)紛紛把工廠搬到國外去,中國是其中一個最佳選擇。工廠搬遷,遺留下來的是大量失業工人,特別是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據非官方估計,這類年輕人的失業率達20%。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些激烈的街頭抗爭定會愈來愈激烈。
日漸加深的經濟困局,加上新政府對富有階層的不友善政策,很多有錢的南韓人實行用腳投票。近年移居外地的南韓人不斷增加,但有很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意都在南韓,不能立刻離開,於是他們便改為把資金調出國外。今年上半年,因為移民國外而帶出的資金便達8億多美元,據中央銀行數字,同期滙出國外的比去年增加15%,達58億美元,這還是經央行滙出的合法滙款,經其他不合法滙出的款項肯定遠超這個數目。
說來諷刺,當南韓政府苦思如何鼓勵國內投資以利就業之際,大量資金卻蜂擁到國外去,令人對韓國經濟不感樂觀。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