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分清「事實」與「意見」

投資隨筆:分清「事實」與「意見」

當人們以客觀的態度處理事情,但處處表現出來的都是主觀的行徑,投資行為又何嘗不是如此?但這又是何其正常,世上根本難有絕對的客觀。
然「難有」並不代表「沒有」,或即使是「相對」而接近「絕對」客觀的情況,對投資者而言,亦是非常有用的,投資者要增加勝算,必須盡量以近乎絕對客觀的資料作分析。
大家要緊記的是,資料及消息的性質分為兩大類,一是「事實」,另一是「意見」,很多時候投資者都沒有把性質搞清楚,將分析建基於「意見」,卻以為已按「事實」作出分析,並得到一個客觀結論,這是常見,但卻是危險的。投資者看了一則新聞報道:「美國消費物價指數上升0.3%,增加了聯儲局大幅加息的機會,對股市不利」,於是乎按這脈理沽股票、沽期指,因為他的分析是,這樣的發展必拖低港股。然該段文字中,除了「美國消費物價指數上升0.3%」是客觀事實外,「加息機會增加」及「對股市不利」只是意見及推測,這些意見與推測不一定準確,且大多數不準確,那麼,投資者基於這些意見作出的分析及投資決定,又會有多可靠呢?過濾主觀意見及找尋客觀事實幫助投資,其實是有一些方法的。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