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元資產續見需求

國際視野:美元資產續見需求

美國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上升0.1%;扣除價格波動的食品及能源之核心物價指數同樣升0.1%,比市場預期的0.2%低,數字反映通脹溫和,消除市場對聯儲局積極加息之疑慮,著名證券行CantorFitzgerald更估計儲局下周加息0.25厘後,今年便功德圓滿,誘發債市出現一陣漣漪,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由4.16厘急挫至4.07厘,其實債券升勢(價格上升、孳息下跌)並非由於該行發出的預測,而是因為費城聯儲銀行製造業指數出乎意料大幅滑落,令市場產生對經濟前景之憂慮,儲局加息步伐或要重新「量度」所致。
毋庸置疑,美國經濟在退稅效應消失、加息和油價持續高企影響下,由第2季開始放緩,不過若按照格老的說法,此情況僅屬短暫,退稅令消費者雀躍,但減稅效應包括調低邊際稅率、股息稅和利得稅之威力依然存在;加區區0.25厘息也只能令按揭再融資稍斂,只要就業情況改善,循序漸進式地加息,不會令德性喜愛消費的美國人停頓下來。至於油價,只要各路英雄畀面,不要將之推高至破50美元1桶,目前價位基本上對經濟衝擊不致太大,格老胸有成竹,難道有人清楚得過佢?

資金淨流入增加
經濟無礙,股市必旺、美元復強,忠實的讀者們一定意會到此乃筆者一直堅持的信念。請瞧瞧以下數字看看可有啟示?過去6個月,資金淨流入美國平均每月為759億(美元.下同),相對去年的592億和前年的479億遠勝,這證明了甚麼?還有美國每月需要約500億流入以填補經常帳赤字之缺口,上述數字夠唔夠?美股、美滙、甚至美債、美房地產表現如何?筆者看好又是否信口開河?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