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條小龍正力圖重振雄風。截至8月31日止的過去兩個月,太平洋地區股市一直備受追捧,顯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整體信心正日益加強,對區內經濟發展尤感樂觀。以下數據已有啟示──股市在上述兩個月普遍失利,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以美元計下跌2.77%,而在眾多主要市場中,以年初節節上升的日本股市表現最劣,回吐了5.25%,歐洲大陸股市滑落3.84%,至於美股則下跌2.92%,但日本以外的亞洲股市卻錄得2.77%升幅(見附圖)。
這個轉變甚為明顯。亞洲股市於2004年頭六個月表現落後,原因是市場意會到聯儲局快將調高美國息率,而中國又開始收緊信貸,令區內股市遭受打擊。全球股市於今年上半年上升3.79%,但日本以外的亞洲股市卻下跌2.35%,當中尤以印度和泰國的跌幅最大,前者因國大黨爆冷勝出大選而急跌18.33%,後者則在去年急升後,國際投資者紛紛獲利而下挫16.65%。中國股市亦因北京當局實施宏調而下跌15.45%。
儘管其他地區股市近期表現欠佳,大部份亞洲股市都錄得進帳──印度於截至8月止的2個月升了8.34%、香港升4.95%,新加坡和印尼則分別上漲3.32%及3.16%。部份升勢乃由當地事態所推動,如印度的好消息來自3方面:備受國際推崇的辛格在國大黨勝出後接任總理;雨季天氣正常,利好印度經濟命脈的農業;最後則是辛格的首份預算案向國際投資者提供稅務減免。
此外還有更強大的力量在背後推動。亞洲市場由於流通量較低,走勢亦較反覆,所以往往成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看法的敏感指標。
正如2004年初亞股表現不濟,是增長減速的領先指標,近期的升勢則為未來數月情況改善提供指引。
格老認為美國經濟的疲軟已成過去。引用格老的言論,油價雖然上升,但經濟已重現動力,而通脹預期亦見下調。出現弱勢主要是美國消費者不願消費,可能原因有三:早前的減稅刺激效應消退;按揭利率上調,以及油價上升影響美國的「駕駛季節」。雖然如此,近期按揭利率已見回落,而調查顯示消費信心已有所加強,就業數據亦見改善。此外,短期企業投資前景看來不俗,布殊總統的折舊免稅額將於年底撤銷,企業紛紛把握機會及早作出固定資產投資。
亞洲股市所展示的動力,能否在未來數月維持下去呢?美國的經濟前景和總統大選結果,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對營商信心的衝擊,都是箇中關鍵。此外,中國經濟的發展亦影響深遠。
不過,國際投資者極可能在未來數月重新評價中國市場,他們益加相信,由於減慢經濟步伐及防止過熱兩方面已見成效,再加上貨幣供應現已降至低於2004年的官方目標,北京當局將會逐漸放寬宏調政策。
中國通脹雖有所上升,但大部份升幅來自食品;而傳統被視為量度經濟是否過熱指標的貿易收支,於2004年初雖曾出現赤字,但最近數月已回復盈餘。所以中國並無延長緊縮信貸政策的迫切理由,特別是當局正極力避免經濟出現硬着陸。
與此同時,國際企業繼續展示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全球第2大車廠豐田剛宣布,打算在中國投資4.61億美元,將其於中國的生產規模擴大4成。豐田的目標,是要在中國迅速增長的國內市場上與Volkswagen和通用汽車互爭雄長。
環顧區內,長遠增長前景確實相當吸引,人口分布趨勢固然利好,企業管治亦因各國亟欲爭取國際資金而大有改善。最重要的是,過去數年相對於其資產值,亞洲股份仍然低廉,而最終賴以推動長期股價的資金回報率亦見理想,並無回落的迹象。
JohnJay 業務發展董事
本文乃作者的觀點及意見,未必反映恆昇的內部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