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村賣鑽飾多傾多講儲熟客

屋村賣鑽飾多傾多講儲熟客

從前,鑽石飾物屬於高價奢侈品,顧客層只限於上流社會,但隨着普羅大眾收入增加,鑽飾愈趨普及大眾化,一件鑽石首飾,價錢低至千餘甚或數百元都有交易,鑽飾專門店愈開愈多,同時也締造不少鑽飾銷售員的職位。

今年26歲的湯瑞嫻,畢業後曾做過衣飾及鞋履售貨員,都是與「扮靚」有關的銷售工作,98年見到鑽飾專門店MaBelle的招聘廣告,雖然沒有相關經驗,但在「鑽飾」較衣、鞋吸引的大前提下,便「膽粗粗」求職。

調入柴灣客不同
湯瑞嫻說:「見工時要即場示範推銷產品,心情非常緊張。」結果成功獲聘為營業員,曾駐守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嘴等旺區的分店,由於表現良好,肯學肯做,3年前獲晉升,分派到柴灣新翠廣場分店出任店舖主管。
升職加薪雖然好,但由核心商業區調到以屋邨林立的柴灣,湯瑞嫻不但要面對一羣截然不同的新客戶,同時也要重新適應與同事間的合作。她說:「升職後要兼顧員工培訓,初期為怕言語出錯,就算見到同事做得不好,也不敢開聲糾正對方。」後來她直接向上司請教人事技巧,才漸漸掌握與下屬溝通之道。

街坊生意重溝通
湯瑞嫻駐守的柴灣分店,客戶主要是附近屋苑的街坊,與以往的商業區客戶差異極大。她說:「對這區的客人要多傾多講,從中了解他們的需要及喜好,過份硬銷只會嚇怕對方。」為了與客人打開話匣子,她刻意多看時事及娛樂新聞,以便增加話題。
由於MaBelle是以店舖作為業績計算單位,所以營業員之間沒有出現爭客的情況,令湯瑞嫻在管理上免卻了不少麻煩。然而,公司每個月都會要求分店達到一定生意指標,她也曾因為店舖業績欠佳而深感壓力。

開會檢討齊追單
遇上業績欠佳,湯瑞嫻會即時與同事開會檢討,嘗試重新裝飾店舖,轉變貨品擺設,務求增加客戶對店舖的新鮮感。此外,她會主動致電客戶,在閒聊之餘同時推介新貨,希望藉此激起他們的購買意欲。湯瑞嫻直言:「經過一番努力,通常都有相應的回報。」
在柴灣店3年,不少街坊都已成為湯瑞嫻的熟客,光顧之餘,更不時送湯、送糖水,甚至添丁煲薑醋都會預她一份。曾有個熟客知道她生日將至,嚷着要她在店內揀選一件鑽飾作生日禮物,最終生意做成,禮物卻沒有收下。
作為一個鑽飾銷售員,雖則公司沒有明文規定員工一定要佩戴鑽飾,但每天面對閃爍的美鑽難免令人動心,愛美的湯瑞嫻也不例外,入行至今,不時都會購置鑽飾獎賞自己,曾試過一個月買兩件,現時已積累了廿餘件戰利品,相信數量仍會不斷增加。
記者:丹琍

鉗子及放大鏡是鑽飾銷售員的常備工具。

簡單時尚的設計,吸引不少年輕上班族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