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和八路 - 陶傑

業主和八路 - 陶傑

民主派選舉失利,流彈傷及了何秀蘭,人人高叫民主黨主席楊森辭職。
楊森應不應該辭職?從「民主黨」的利益角度,楊森只是民主黨主席,不是泛民主派同盟大盟主,為李柱銘「告急」拉票沒有錯。身為黨主席,是要確保自己人贏取最多的議席,但算算總數,民主黨共得九席,在楊森領導下,民主黨議席少了,也該下台。
雖然是「比例代表制」之累,主要不是黨主席的錯,但人家民建聯也跟你玩同樣的遊戲,為甚麼會大勝?因為民建聯這幾年沒有閒下來,比例代表制如何拆局,怎樣部署,上陣時如何用一個飯盒引誘老人院裏一群神智不清的爺爺嫲嫲拖着口水來票箱,通通動了腦筋,出了力氣。民主黨反倒不必當「金魚佬」,用一袋金魚,把小妹妹引誘到天台,自有一批小朋友跟定了,只需在投票日關鍵時刻站出來指揮指揮交通,把右臂往天一伸:李柱銘夠票了,謝謝,把左臂向東一擺:請投隔壁何秀蘭一票,就可以輕易擊敗福建維園阿嬸的偷襲。
我早就說過了,問題出在一個「泛」字。甚麼叫「泛民主派」?既不是一個大同盟,也不是不相干的幾個政黨,而是像一幢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鄰居平時不相往來,當廁所的水管爆裂、大廈外牆剝落,這才坐下一起開開會,談談怎樣「夾錢維修」。各業主當然各有各的打算:我認為我住在三樓低層,水管爆裂的地方在二十樓那麼高,高層的那幾伙該多出一點錢吧?天台的水塔生了銹,頂樓的天花板滲了水,頂樓的那一戶說,我維修天花板,大家也該付一份費用吧?
「泛民主派」無法協調,正如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很難就花錢達到甚麼「共識」。中國是小農社會,「泛民主派」就像一批「先富起來」而搬進了大廈的住客。民建聯也一樣是農民,但他們甘心住在農村,由八路政委在後面調配,發揮游擊戰術,打起仗來,前面放哨的喊一聲「鬼子進村了」,村子裏的老鍾叔、張大媽、劉二鎖,敲鐘的敲鐘,運糧的運糧,帶着孩子鑽地道的鑽地道,佈下天羅地網。
西式的民主選舉,有時很複雜,本來不適合亞洲的農民來玩,但有時用毛主席的游擊戰術,八路來統籌,也歪打正着的能擊斃兩個日本鬼子、俘虜一大串忠義救國軍。「泛民主派」之敗,敗在雖有幾個說英語的大狀,戰略思維卻農民不農民、鬼佬不鬼佬,拒絕配票,要做Gentleman時,以洋人自居;一盤散沙,各懷鬼胎時,到底又非常的Chinese,下屆大選,重金把彭定康請回來當指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