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千米高空上,「KC-135」引擎怒哮,仰天五十多度直衝雲霄。美國《洛杉磯時報》記者戈爾德原本躺在機艙地板,變成緊釘着,血往兩腿衝,面頰被「拉」得似變了形,胃部壓迫脊柱,但他「真是高興得不得了」,因為這是無重狀態。
KC-135本是同溫層加油機,六十年代美國太空總署開始用它營造無重狀態,供太空人實習和舉行大學生體驗計劃,該次戈爾德就是與學生同坐這架被稱為「嘔吐彗星」的噴射機。
戈爾德說,進入無重狀態後他慢慢浮起,雙膝緩緩朝胸前屈起來,血液由腳流向胸和頭,但他「不覺頭重腳輕,而是自由自在、輕盈而平衡」,感覺就像乘飛機時,站起身來卻恰恰碰上氣流的一剎那,分別只是「在無重中,那感覺一直持續」。
一般人以為無重等於地心吸力逆轉,會被拉向天花而不是「吸」在地上。但戈爾德說其實無重狀態中並無拉力,飄浮毋須用力,踢腿不能給你推動力,而必須借助推開實物之力。有人受不了無重而嘔吐大作,但一名感到不適的女乘客不後悔:「我是不舒服,但這實在太酷了,我一定再試。」
美國《洛杉磯時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