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告急牌」無錯 - 李怡

李怡專欄:「告急牌」無錯 - 李怡

由於泛民主派「贏了選票,輸了議席」,使無數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感到痛心。連日來,電台節目均有聽眾指摘泛民主派的配票失當,尤其是選舉日揚森、李柱銘打出的告急牌,斷送了何秀蘭的議席,而且敗給一個議政能力比她差十倍的對手。獲勝的民建聯,更頻頻揶揄泛民主派配票失當,並為民建聯配票成功而沾沾自喜。
筆者對這些以成敗論英雄的議論不敢苟同。
首先是配票。民建聯在各選區只有一張名單,根本不需配票。僅在九龍東
,民建聯有兩張名單。其中陳鑑林名單告急,於是使支持民建聯的部份選民,棄陳婉嫻名單而改投陳鑑林,結果是二陳均當選。但如果選民沒有改投陳鑑林,那麼陳婉嫻名單排第二的林文輝極有可能當選。因此,配票與否,民建聯仍是二人當選,談不上甚麼成功。

談到選舉當天港島區民主黨打出告急牌,連李柱銘、楊森均承認策略失當。李柱銘在當選時拉長了臉哽咽地說:我李柱銘因為告急,不能打低蔡素玉,反而令這樣一個勇敢的夥伴(指何秀蘭)失去席位,我寧願輸得轟轟烈烈,不是這樣贏。楊森也哽咽着說,選舉當日不斷以「馬丁告急」呼籲選民投票給民主黨,而結果使他痛心,「我要向香港的選民致歉」。
告急牌打錯了嗎?如果民主黨不告急,結果會不會是泛民主派四人都當選而蔡素玉出局?誰也說不準。因為事實上很有可能是支持民主派的選票大幅向余若薇名單傾斜,而導致李柱銘落選,何秀蘭當選。
何秀蘭當然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議員。她較年輕、幹練、有活力、有勇氣,議政能力也很高。但相對於李柱銘來說,馬丁在香港民主的路程上,更具有象徵意義。

若李柱銘落敗,將會成為國際事件。因為國際社會多以李柱銘作為香港民主的旗幟。他在香港民主發展的地位,在國際人士眼中,相當於南韓專權政治時代的金大中、台灣在戒嚴時代的康寧祥、菲律賓在馬可斯時代的阿奎諾、緬甸今天的昂山素姬。國際社會的政治人物都知道馬丁,美國總統、英國首相均接見過馬丁。若他落敗,國際社會將會懷疑香港市民是否支持民主,中共則會視為「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更會以此為藉口,解讀為香港選民不支持普選。誠如在本欄留言中一位網友所說,「這將是民主派人士(和香港選民)難以承受的痛,而到了那個地步,香港選民和民主派人士一定會責怪民主黨當初何以不告急」。
因此,告急牌沒有錯,錯的是比例代表制這種不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港島區選民不得不在李柱銘與何秀蘭中選擇其一,並被迫接受那位「低智的維園阿嬸」。
當然,接受了這種不公平的選舉制度,民主黨仍可以把遊戲玩得好一點。筆者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何不在名單中把李柱銘放在楊森之前。若名單以李為先,就不會有告急的問題,結果很可能是四人都當選。
李柱銘可能基於謙遜,讓主席排最前,但楊森絕不應該接受這種安排。他應該知道,香港支持民主的市民,是絕不能讓馬丁置此風險的。因此,筆者認為楊森應為這後果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