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食錯藥會引致急性青光眼

健康地帶:食錯藥會引致急性青光眼

常見的青光眼是慢性開角型,患者初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往往到病發後期視野出現顯著缺損才被發現。早期鼻側視野出現暗點,視野範圍逐漸收窄,最後只剩中央部份一小塊視野(像通過竹管看東西),而這一小塊視野逐步縮小,最終完全失明。由於初期病徵不明顯,患者可能以為年紀大,視力衰退而沒有及早求醫。一些高危因素如家族有成員患青光眼、年逾四十歲、患深近視的人、糖尿病人等,有較高機會患上青光眼,所以這些高危人士應定期接受眼部檢查。

延誤治療或永久失明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由於眼壓急升,會突然感覺眼脹痛、頭痛、視覺模糊、看燈光時出現彩虹光圈、眼紅、角膜混濁,並出現惡心、嘔吐現象。患者應立即到醫院求醫,因若延誤治療,可在一至兩天內造成永久失明。
閉角型與開角型青光眼的分別在於前房角是關閉或是開放的。導致前房角關閉可由於晶體增大,虹膜增厚,令前房角空間減少,房水被虹膜阻塞而難於排走,引起眼壓升高。有些人天生前房角窄小,遇上情緒波動,或服用了含例如promethazine及phenylpropanolamine的咳藥水及傷風藥,眼壓可因而上升。
繼發性青光眼是由於疾病影響眼部、眼部受損、藥物等原因影響房水的排去而導致青光眼,如白內障、虹膜炎、眼球內出血、眼部手術後出現併發症、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於胚胎期前房角發育異常,阻礙房水排出而致的疾病,可在嬰兒時期或青少年期發作。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患者眼壓處於正常範圍內,但視神經仍然出現萎縮及視野異常的現象,所以不一定眼壓過高才會病發。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