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毛」、「大班」成功殺入議會,成為今屆選舉最熱門話題之一,究竟他們得哪類選民支持?根據香港大學地理系收集的票站數據,長毛在新界東的沙田、大埔、大圍及將軍澳個別票站得票率突出,而該等區域又以收入、教育水平不高以及藍領階層的選民佔多。至於九龍東,彩虹、樂富、黃大仙成為鄭經翰的票倉。
港大地理系以票站作單位,以地圖展示投票選民的人口特徵及投票取向。結果顯示,長毛在沙田、大圍、大埔等選區的得票率高達百分之十三至十六,進一步分析顯示,他從沙田新翠邨、禾輋邨、沙角邨等舊式公屋,取得不少支持者的鐵票。
該系進一步對比各區的人口資料,發現長毛得票率較高的地區,藍領人士佔的比例較高,平均佔兩成至三成半;但教育水平相對不高,有專上教育學歷者不足一成半;住戶入息介乎二萬五千至四萬元,顯示長毛支持者以基層為主。同時,長毛的擁躉不一定是反叛的年輕選民,港大地理系的數據顯示,長毛票倉地區的年齡中位數是四十歲至五十歲。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是長毛在選戰中主要攻擊的對手,從票站得票資料看來,兩人支持者更有明顯「階級屬性」的分別。「田少」在打鼓嶺、粉嶺等私人屋苑、低密度住宅區五個票站得票最多,反之梁國雄在沙田秦石邨等的票數力壓田北俊。
不過,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雖然長毛在老公屋區的得票率較高,但相信新界東不少年輕中產階級都投了他一票。
至於九龍東「票王」鄭經翰,港大地理系根據已公布的票站票數,顯示選民中以黃大仙、彩虹、樂富、竹園的大班支持者佔多,令他在這些票站的得票率高達兩成九至三成九。但鄭經翰的票倉地區沒有明顯的人口特徵傾向,顯示他的支持者跨越不同階層。蔡子強則認為,鄭經翰在黃大仙區支持度較高,可能與其競選拍檔陶君行為該區區議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