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對沖基金仍屬長線之選

投資名言:對沖基金仍屬長線之選

自從香港證監會陸續准許認可對沖基金在港銷售後,對沖基金已漸為香港投資者所熟識。回顧對沖基金的表現,雖然2003年的回報較環球股市為低,但若將量度風險的波幅率亦計算在內,對沖基金的回報及風險比率可謂非常理想,其調整風險後的回報(risk-adjustedreturn)實際上遠高於其他資產類別。不過年初至今,對沖基金的回報卻較往年遜色,到底原因何在?

觀乎2004年環球金融市場的走勢,主要以反覆上落的格局為主。股市、油價、金價以至滙價,自從年初升勢告一段落後,均缺乏明確方向,令一眾透過追隨大趨勢而獲利的對沖基金,如管理期貨(managedfutures)及環球宏觀(globalmacro)等策略類別,均表現失色。
一般來說,採取上述策略的對沖基金,均需要約6個月時間去確認新的趨勢。因此年初至今,以環球宏觀及管理期貨等作為投資策略的對沖基金較為失色,當中一隻廣為香港投資者熟識的管理期貨基金,自2月開始便連續下跌6個月,而年初至今的累積跌幅更接近8%。

金融市場乏波幅
市場缺乏方向,波幅偏低,除了影響管理期貨及環球宏觀型對沖基金外,亦不利於採取長短倉(longshort)投資策略的對沖基金。環球股市自第2季開始便一直處於窄幅上落,波幅更有明顯下跌的趨勢,代表股市潛在波幅的VIX指數,便跌至8年低位。在欠缺波幅的情況下,長短倉、市場中性型(marketneutral)等對沖基金的圖利機會,便相對較少,導致回報偏低。不過,上述對沖基金的表現仍較管理期貨及環球宏觀型對沖基金理想。以一隻環球長短倉對沖基金為例,年初至今僅微跌0.06%,與MSCI環球股市指數的表現相若(微升0.91%)。

表現失色屬短暫
此外,高息債券與美國國庫債券的息差,長期處於低位且波幅偏低,亦減低了定息套戥型(fixedincomearbitrage)對沖基金的獲利能力。高息債券與國庫債券之間的息差,自2002年的1000點子輾轉下跌,現處於450至500點子水平,而年初至今該息差亦只有約50點子的波幅。
再者,環球經濟持續好轉,令企業盈利得以改善,財政狀況普遍健康,因此,財困證券型(distressedsecurities)對沖基金的可投資對象亦有所減少,導致表現較去年遜色。不過,採取財困證券投資策略的對沖基金,年初至今平均仍能錄得正回報,升幅約2.7%。

投資組合宜兼顧
總結來說,上述種種因素均左右着不同策略對沖基金的短期表現,但筆者認為,投資者並不宜因對沖基金短線表現落後而減持。畢竟,對沖基金與環球股市及債市的相關性低、波幅亦較小,於組合中持有適當比重的對沖基金,既可有效分散風險,亦能提升組合的投資效能。正如筆者在前文所引述,一隻獲證監會認可,採取環球長短倉策略的「對沖基金中的基金」,推出至今平均年波幅便只有3.93%,而另一隻採取多種策略的對沖基金中的基金,平均年波幅更低至只有3.2%,遠低於環球股市及債市,環球股市平均年波幅為17.67%,債市則為6.04%。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本周六(9月18日)下午1時30分,筆者與行內一些好友將會在港麗酒店大禮堂低座(酒店電梯按LL)舉行講座,探討市場前景及分享投資心得,歡迎《蘋果》讀者屆時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