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不宜訂得太低

地價不宜訂得太低

施永青

接連有多個地產商發出怨言,認為政府在補地價及制訂勾地的底價時要價太高,以至很多補地價的談判都無法達成協議,以及勾地表上的土地也有一段時間未被勾出。

地產商話口未完,即有兩幅以十億元計的土地被勾出,很快將進行公開拍賣。我不知道究竟今次政府是在地產商的壓力下讓步,還是地產商等得不耐煩,終於高價也去追。但我不贊同政府輕易讓步,去助地產商圖利,政府有責任為港人把土地賣得最好的價錢。
土地乃港人託管於政府的珍貴財產,政府賤賣土地等如替港人倒米。政府賣地的入息少了,就會被迫削減開支,甚至會加稅,對民眾非常不利。
其實地產商嫌地價太高是正常不過的事,傳媒何需大驚小怪?把這也視作大新聞,間接替地產商造勢。在土地交易中,政府是賣方,地產商是買方,任何時候買方都會說價錢太高,最好能夠平一點,這是他們利之所在,並非代表真有道理。
可是,竟有傳媒還願意替地產商說項,擔心再沒有地賣,將來樓宇供應會出現斷層,影響民生及經濟發展。其實現時市場上仍有相當高的空置量,政府手上也有不少居屋,隨時可作補充,斷層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更何況鐵路沿線有大量發展用地,只要政府肯開綠燈,根本不愁供應不足,毋須嚇唬市民。

當然,我也不贊成政府要價完全脫離實際,因為如果地產商勾不到地,建築師就沒有則畫,建築工人就沒有工開,對經濟走向全面復甦不利。但另一方面,政府亦應明白,政府有維持地價的責任,任由土地無限量供應,地價必會拾級而下,民眾儲存在地產方面的財富就會大量被蒸發,造成通縮及內部需求不足的惡性循環。其產生的破壞力比供應斷層更大。
我個人認為,以當前市場的供求情況來看,還遠遠未稱得上供不應求,政府毋須急於增加土地供應,在這種情勢下,政府大有條件在土地訂價上進取一點,以增加賣地收入,改善財赤。
以即將拍賣的兩幅土地計,能賣到八十億也不為奇。這可不是一筆少的數目,靠削福利,要削多少才積累到這樣多的數目?故與其傷害需要援手的人,不如讓地產商慷慨解囊好了。
地產商看了我這篇文章可不用不高興,叫政府減少供應及維持地價,總好過建議年供八萬五去遏抑樓價好。地產商有這麼多物業在手,地價賣高一點,水漲船高,地產商可謂得多於失。

香港已有超過一半的家庭擁有物業,他們一生的努力,相當的一部份都放在物業投資上,政府有責任維護他們的利益,把地價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地產商要賺錢,得靠自己增值,不能單靠買到平地。
我相信,政府在地價上是否要價過高的問題很快可以揭曉,下次賣地,如果拍賣得到的價錢遠超底價,那就可以證明政府所訂的底價根本沒有偏高,地產商今後還是少抱怨為妙。
……………………………………………………
作者為中原集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