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視人口是全球之冠,矯正視力可以戴眼鏡、戴隱形眼鏡和做激光手術,但今後還有多一個選擇,就是永久性植入隱形眼鏡。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前日(周一)首次開綠燈,正式批准推出一種植入隱形眼鏡片,就算近視深至二千度、只看得清自己鼻子前幾吋東西的「大近視」,亦可通過接受植入隱形眼鏡手術,矯正視力,重新眼界大開。
FDA今次開綠燈,其實有點姍姍來遲。因為植入隱形眼鏡片在歐洲以至香港均早已開始使用,過去十七年在全球移植了逾十五萬塊。不過,美國管制向來管制甚嚴,FDA今次批准出售名為Artisan的植入隱形眼鏡前,曾經七年實驗,證實六百六十二名近視患者植入隱形眼鏡後,有九成二人能恢復八成五或以上視力,有四成四更變回零近視。FDA經長年實驗才批准,預料將利用植入隱形眼鏡手術矯視更普遍。
據香港養和醫院眼科主管張叔銘表示,植入隱形眼鏡手術簡單來說是植入方法是在近視患者的眼角膜和眼白之𠝹開一個七毫米長的小切口,然後把附有矯視度數、用硬膠片造的隱形眼鏡片,植入眼角膜後並夾在紅膜上,並約要縫三針,手術就告完成。每隻眼手術時間約二十分鐘。這種手術主要為十八歲以上近視度數已經穩定的人進行,鏡片理論上是永久採用,如果沒有出現如角膜或虹膜炎,則毋須再更換鏡片。
這種手術的好處,是極深近視的人或因各種原因未能接受激光矯視的人,都有矯視機會。在美國曾為近百名近視患者做過實驗性植入隱形眼鏡手術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眼科副教授馬洛尼說,植入鏡片是一項重大發明,好比十年前發明激光矯視一樣,準確程度比激光矯視還高五成,「視力會更佳,視像更清晰、分明」。
張叔銘則說,這種矯視方法好處包括適用於極深近視,如超過一千二百度的人,減少因深近視引致視網膜脫落的可能,而且效果較激光矯視好,尤其是晚間視覺較佳,較少出現模糊情況。港安醫院眼科中心顧問余嘉輝醫生更說,本港要求進行激光矯視的病人,每五十人就有一人因近視過深而不適合做激光矯視,因激光矯視的近視度數上限約一千度左右,至於植入隱形眼鏡手術連千五至二千度的近視患者都適合做。
不過,這種手術仍具一定風險。張叔銘指手術可能引致角膜退化,接受了手術的人必須每天檢驗角膜細胞,如發現有退化要取出鏡片,若要取出鏡片,需動手術,但每次手術約損壞一成角膜細胞,換鏡次數不能太多。余嘉輝則說,這種手術每三、四千名病人會有一人可能因手術期間細菌入眼而有失明風險。
總體來說,植入隱形眼鏡和激光矯視同屬安全性高的手術,香港人較熟悉激光矯視,但對植入鏡片手術仍然陌生。張叔銘就指出,香港進行同類手術已五年,但採用不同款式鏡片,而FDA採用的Artisan在港也有醫生用,估計近年在港約有一百至二百接受植入隱形眼鏡手術,手術費每隻眼約三萬元。
本報記者/美聯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