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自己破壞大局

民主派自己破壞大局

吳志森

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第三世界水平的選務工作仍然繼續挨批,但選舉結果相信無法改變。一百七十八萬選民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投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六,創了歷史新高。左派的民建聯加工聯會取得十三席,成為第一大黨。民主黨失掉兩個議席,取得九席跌至第三,比十席的自由黨還不如。親政府派佔三十三席,泛民主派只有二十五席,比選前豪言壯語說甚麼「投票率六成」,「議席過半」還差一截,民主派的支持者當然感到失望沮喪。近二百萬選民投下了他們神聖的一票,究竟向我們的政府,向我們的政黨傳遞了甚麼訊息?特區政府今後的施政要如何因應?泛民主派又可如何自處?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民建聯議席數目大躍進,感到沾沾自喜,他們說取得了四分一選票,多了六萬選民投票給他們。實際情況如何呢?與二○○○年立法會選舉比較,多了四十五萬選民投票,投票率上升了十二個百分點。沒錯,民建聯的確多了六萬選民,但得票率卻比二○○○年下降了四個百分點。選民總體投票率躍升十二個百分點,但民建聯卻不進反退,這說明了甚麼?

再看泛民主派。近六成選民把票投給泛民主派的團隊,比四年前增加了近五個百分點,多了三十萬票,泛民主派仍然得到最堅定的支持,支持度也正上升。
為甚麼泛民主派得票六成,議席卻未能過半。這不難理解,因直選議席只得三十席,與功能組別議席各佔一半。一些開會睡覺,豎起中指,語無倫次的議員,不但沒有受到「選民」的制裁,反而在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得票率與議席完全不合比例,香港選舉制度荒謬之處莫過於此。
為甚麼泛民主派得票率上升,議席數目反而下跌?這要歸咎泛民主派的協調與配票,都出了嚴重誤差。新界東的七一鑽石名單,一開始就劣評如潮,不少學者苦口婆心,勸說分拆才能取得最大勝算,但泛民主派硬是不聽,結果六萬多票的長毛梁國雄,把民主黨的黃成智踢了出局,造就了民建聯的李國英入局。新界東泛民主派太過自信,反而壞了大局。

民意調一直顯示,港島區的選民自動自覺配票,楊森李柱銘,余若薇何秀蘭平分秋色,取得四席全無問題。真正告急的是民建聯的蔡素玉。但李柱銘由頭到尾都打告急牌,完全破壞了「一加一等於四」的協調方案。到投票當天,告急牌更是鋪天蓋地。我在港島區的朋友,為了保住李柱銘,全家人把票投給楊森李柱銘名單,人同此心的民主派支持者不少都這樣做,結果楊森李柱銘取得十三萬票,遠超兩席所需,何秀蘭以八百票飲恨。
看看九龍東陳婉嫻與陳鑑林之間的配票,其精妙到家,泛民主派望塵莫及。陳婉嫻雖千百個不願意失去票后之美名,但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其紀律嚴明,泛民主派也難以仿照。
泛民主派贏了選票,失了議席,是制度使然,是配票技術差勁,是紀律鬆弛,是不顧大局的結果。泛民主派支持率上升,激進民主派高票當選,說明港人追求民主的意志非常堅決,當權者切勿錯誤解讀,以為親政府議員仍能穩住大局,就任意胡為,倒行逆施,只會自討苦吃。
……………………………………………………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