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表現仍然沉悶非常,恒指能企穩於13100點之上,短線走勢會是偏好,但在向好之餘仍要慎防13000點不容有失。最大的問題是成交量持續下降,相對強弱指數亦出現背馳現象,在現時的關鍵水平,好友實宜步步為營。
若從技術走勢分析,出現轉淡訊號的藍籌股包括長實(001)、和黃(013)、恒地(012)及新地(016),當中以恒地走勢最差,股價已回落至保歷加通道之中軸。現時只有中移動(941)、滙控(005)、太A(019)及九倉(004)仍維持強勢。
藍籌淡靜,二三線股開始禾雀亂飛,零售股繼續炒黃金周概念,新濠(200)因收購賭場權益而急升,其他很多炒家愛股亦蠢蠢欲動。通常到了此地步,正是小投資者需要警惕之時,總之一句,若是立心入市博短炒者,就一定要懂得隨機應變,切忌短炒變長揸。
股市投資最難之處,在於掌握市場節奏及韻律,股價之表現往往與基本因素脫節。大部份投資者都知道股市通常走先經濟半年,但心理上往往很難克服逆大部份人的方向而行。人人不買,自己也不敢買;人人皆買,自己定必忍不住要買,最終永遠是跟大隊一齊高追。
筆者過往經歷過多次的股災,通常大市在見頂之前往往是股價已脫離實質的基本因素,明明市場上已出現負面因素,股價也絕不去作反映;明明前景已轉淡,大市仍照升可也。投資者往往會受股價不斷的上升所誤導,忽略了背後隱藏的危機。其實股價上升很多時只是假象,要知道港股衍生工具市場蓬勃,表面之升市,令大家覺得有大盤吸納,其實所謂的買盤有時是配合衍生工具的沽盤做對沖,小投資者不能單從表面的走勢去作判斷。
油價高企真的不需理會嗎?息口趨升絕對不會影響經濟嗎?問題是為何大市並未作出反映呢?大市不去作反映,就是否代表我們要非理性地跟隨市場氣氛去瘋狂呢?大戶可以在衍生市場做足對沖,故此不怕愈買愈高,散戶本錢有限,兼且反應較慢,保守一點才是上策。
沈振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