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水果市場上,包括柑橘、枇杷、番木瓜、荔枝、葡萄和奇異果等,超過一半的水果品種,都是透過無性繁殖(clone)來大量複製生產的。在許多昂貴的水果變得廉宜的同時,同一種水果的外貌也愈來愈相像。
在前天落成的廣州水果科普中心裏,蘊藏着二百多個水果品種。據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健表示,近年來,隨着新品種的不斷引入和產期調節等新技術的應用,廣東水果品種和產量大幅提升。僅廣州,近兩年的水果年種植面積已達六萬四千公頃,總產量超過三十七萬噸,幾乎一年四季都能採摘、品嘗到三至五種新鮮水果。
據稱,許多水果的細胞都攜帶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組,並有發育成為完整植株的能力。以香蕉為例,科研人員選用香蕉的莖尖組織作為無性繁殖的「母體」,一個母體能反複作十二次的「生殖」,最終能無性繁殖出二十多萬株子苗。據農藝專家表示,利用香蕉樹種植的傳統方法,一年最多能增產幾十株,但克隆(clone)技術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種植。此外,通過選擇優良的母體繁殖,能將常見的黃葉病等剔除,使新一代植物能健康成長。
據內地不完全統計,在廣東市場上能買到水果的品種,超過半數是利用水果無性繁殖的技術作大規模生產的,例如柑橘、枇杷、番木瓜、荔枝、葡萄和奇異果等。無性繁殖的一大特點是,無論從植株的外形到果實的生長趨勢,都非常整齊相似。這也是水果無性繁殖技術的一大貢獻。
如果母體本身品種優良,其子體大多都能繼承這些優點,這也是目前市面的水果外貌愈來愈相同的重要原因。據了解,植物無性繁殖法主要包括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等方法。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