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韓國,最令我困擾的是看見韓國字。
每次第一眼看,以為個個都認識,再看,以為調轉了,三看,才知道一個都不識。
韓文有二十四個拼音字母,有的是圓圈,有的是一豎,有的是一橫,還有一橫一勾、一豎一點之類,很像漢字的筆劃,所以引我誤會。二十四個拼音字母分聲母韻母,拼一個字音最多可用四個字母,或左右或上下,叠成方塊字形。其實很容易學,學會了就會拼會讀,但讀出來也沒用,因為不知道是甚麼意思。
韓國直到十五世紀才由當時的皇帝發明了這一套拼音字母,在此之前,書寫一直用漢字。一直用漢字,祖先該是中國人了。但韓國人不認,他們寧願相信一個神話,說自己是檀君的後人。
這個神話說五千年前朝鮮半島上只有兩種動物,一是老虎一是熊。有一天,天上降下一個長得英俊非凡的天將,這個天將為甚麼降到朝鮮半島到今天也沒人說得清楚,但他的出現,竟引得老虎和熊發起了春情,一齊跑去向神仙祈禱,說可不可以將自己變成一個漂亮的姑娘,嫁給這個天將。神仙說這個容易,只要你們各自回洞,吃一百天蒜頭,就會夢想成真。老虎和熊聽了,就回洞吃蒜頭去了。吃了五十天,老虎忍不住跑出去吃肉了,但熊堅持到底,吃足了一百天蒜頭,果然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嫁給了天將,生了一個兒子,就是今天韓國人公認的祖先檀君。
如今韓國報紙上印着兩個日期,一個是西曆,那是由耶穌出世起算的,還有一個是韓曆,便由檀君出世起算,已經四千多年。
交過韓國女朋友的人都知道,她們口中總有一股幽幽大蒜味,大概都是熊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