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自由行實施一年,香港經濟明顯有起色,香港經濟的強勁增長當然並非全是自由行的貢獻,自由行的實際經濟效益在旅遊業較為明顯,大部份行業及市民均未直接受益於自由行。
自由行最大的功用並非即時的經濟效益,而是遊客增加改變了「沙士」之後低迷的市道,改善港人的消費意欲及信心,剛巧政府亦改變干預樓市的政策,樓市復甦減少負資產個案,增加轉按的靈活度,釋放了大量資金,今年的經濟才有這樣大的增長。
很高興中央政府公布繼個人自由行後,再推出「民企自由行」。民企自由行將帶動更多資金流入香港,而惠及的層面不會只限於旅遊業,將提供中港企業更廣泛的合作基礎,計及大量資金流入及其乘數效應,香港的就業情況可望較預期更快改善,此外對樓市及租務市場的正面效應亦甚大。
筆者深信,民企自由行對香港之好處不會小於個人自由行。美國正向中國施壓要人民幣升值,要減輕這方面的壓力,國內向香港「排洪」,讓資金流入特區,既可讓特區的經濟快速增長,又可紓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中央在這個政策上的大方向,相信只會加強而不會輕易更改。如個人自由行一樣,民企自由行也會衍生一些問題,當中有不少是可預見的,政府須作出應變準備。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