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運(598)去年2月以每股2.19元招股上市。當時至今,國企指數(中外運是成份股)升幅逾倍。中外運現價2.425元,落後極多,亦較去年杪4.10元高位調整4成,價殘可買,未來有爆炸點。
■04年(12月年結)上半年,中外運營業額99.09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29%;純利3.74億元,只升8.3%,每股盈利由8.1分增至8.8分。盈利增幅遠遜營業額增幅,原因包括經營成本上升、貨運代理及快遞業務競爭劇烈,邊際利潤率未能維持。5環業務中,海運最出色,營業額增17%,但分類經營利潤則大增119%。貨運代理最失色,營業額增32%,但分類經營邊際利率卻倒退13%。分區業務中,華東最佳,營業額71.98億元(佔總營業額73%),增26%,分類經營利潤4.39億元(佔總數67%),增8%,引證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及山東等地,經濟活力強勁。
■04年下半年,中國日趨快速發展的物流運輸市場帶來較佳的增長動力,中外運加強業務整合與新服務,及致力降低經營成本,估計盈利增長將較上半年略快。全年盈利預測7.90億元,增長12%,每股盈利由0.17元增至0.186元(0.175港元),往績PE15倍,預期13.8倍,遠較外國物流股便宜。全球物流股平均PE19倍,美國20.3倍;美國領導物流公司Expeditors及CHRobinson,預期PE分別高達35倍及30倍,兩公司股價較3月份低位,分別急升40%與17%。
■中外運坐擁大量現金,04年6月底手上現金高達57.7億元(另有持有至到期的證券投資2.06億元,銀行借貸僅1.35億元),上半年利息收入淨額僅3104萬元,伸算存款收息周息僅1.1厘,坐收低回報非常「嘥料」。
這個「嘥料」情況,若加以改變,將可化作盈利激增的爆炸點:1假設57.7億元全用於收購物流相關資產,出價8-10倍PE,每年獲利6.41億元,減去損失的利息收入,每年盈利額外大增6億元──04年預測盈利7.90億元的76%,即可令集團盈利大增76%;2即使只動用一半現金,集團盈利亦可即時大增38%。中外運不可能長期坐擁巨資收取低微回報,轉向高回報進行收購已有迹可尋,今年1月,以6倍餘PE收購廈門一家貨運公司多數股權,只是動用現金1億餘元,暫屬小兒科,但已是上市以來向外收購踏出第一步。中外運上市前,母公司「中國外運集團」將部份業務注入現時的上市公司,仍保留若干物流業務。中外運以優厚條件向母公司收購其他物流資產,換取較收息為高的回報,屬於合邏輯的推測。母公司將資產注入中外運,或中外運向外積極收購,並非全部「益街坊」,反正母公司是最大股東,在中外運的持股量57.9%(全部為非上市的內資股)。
●中外運一旦積極進行收購,盈利即可大大提高,股價亦出現爆炸力,中線目標價4.30元。中外運是基金股,9月季結將至,短炒留意季尾有無WindowDressing。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