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一次自己付錢買零食、第一次與同學看電影、第一次與同伴牽手上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組成了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二○○四年九月十二日的選舉日,三位首次擁有投票權利的女孩欣喜地投下人生第一張立法會選票,表達對社會、對教育政策的不滿;而「無票在手」的中學生,也不甘做無力的一群,第一次跑到浪花中呼籲泳客投票,只為喚醒更多人建設公民社會。 記者:張嘉雯、黃秋豪
連續兩年7.1大遊行的確激起萬千赤子之心,昨日投票不少是年輕的選民。「中央政府否決○七、○八普選,等如就連討論的機會都冇。教育改革根本冇一套清晰嘅理念,又話考試唔係求分數,但係考試同埋大學取錄都係講求分數。」今年十八歲的姚小姐說,因為剛滿十八歲「掹車邊」可以投票選九龍東的議員,所以特別珍惜手上這張選票,就讀香港大學政治與法律系的她,對港府的施政,特別是教育制度極不滿,希望選出一位能夠代表自己的立法會議員。
在同一票站有兩位也是首次登記做選民的十九歲女孩蔡小姐及陳小姐,她們都說不會放棄選一個能夠代表自己的立法會議員的權利,更不能被別人選一個不好的人入立法會。
除了投票外,不少青少年身體力行,走到街頭鼓勵更多人投票。於城市大學就讀法律系的萬佩衛是九龍東候選人梁家傑的助選團成員之一,她盛讚梁家傑真心為市民服務,「佢助選團有成一百人,咁多人幫佢,證明佢深得民心啦。」她又認為,為一個能夠爭取市民應有的民主權利的候選人助選,亦是一盡市民責任的表現。
萬佩衛坦言,除了支持梁家傑本人外,7.1帶給的震撼亦驅使她投入拉票的工作,「一諗起7.1市民上街嘅情況,我就會有要爭取民主嘅感覺。」萬佩衛更形容,在答應拉票的一刻,7.1遊行的景象又於腦中閃過,使她不用考慮便加入拉票行列。
而尚未達到投票年齡的香港中學生聯盟成員,昨晨八時半集合,巡迴港島區多個泳灘,除在幼沙上鋪起橫額、邀請巿民畫畫表心聲外,更踢掉鞋履,摺起褲腳,闖到浪花中向「游得起勁」的巿民派發傳單,成員之一的陳樺笑言,此刻只望「叫得一個得一個(投票)」。
「我哋夠膽去做,有心去做,而且可以做到,我哋又唔係幫邊個拉票,係叫人投票。」聯盟主席伍袁雋今年念中六,她認為中學生與社會沒有利益衝突,可以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念中四的陳德章前晚在家中趕製大批單張,為了省錢,單張只能以黑白影印,他希望這次活動可以提高成員的公民意識,最不忿人大否決○七、○八普選,「到時我已經夠十八歲,但係你咁就否決咗,我嘅投票機會就咁冇咗。」
「黃宜弘都可以自動當選,漁農界不足一萬幾人,EPA(經濟及公共事務科)都有學過,(漁農界)係第一工業,重話有代表性?係咪荒謬……我留意過,佢(漁農界代表)講嘅嘢都唔係代表漁農界,係講反○七、○八普選。」他希望立法會議員可以有良心及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