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滙近期的(相對)強勢似乎稍斂,高息貨幣如英鎊、澳元等未因數據欠佳而延續其跌勢,是大戶趁壞消息補倉,抑或預期息差持續拉闊(英澳利率見頂,但美國不急於加息)遂施一下回馬槍,博多一「鋪」?
英澳經濟走向的模式有點相似,大家都是在經濟欣欣向榮、促使樓市熱火朝天之際,央行被迫多番加息以冷卻房產市道,就目前情況而言,可謂求仁得仁,兩國樓房價格升勢停遏,甚至開始向下滑落。
此外,經濟亦因加息過於急進而呈現放緩,澳洲8月份勞工職位減少6600個,比市場預期增加22500個大為遜色,貿赤又持續擴大,加上耶加達澳洲大使館門前發生大爆炸,將本來因經濟影響已徐徐向下之澳元踢多一腳,澳元一度跌至68.6美仙之10周低位。
英國環境相若,雖然勞工市場未見放緩,可是消費已現萎縮,零售銷售突逆轉大幅減少(可能因樓市回落所致),疲弱的工業生產數字,加上由於石油進口增加導致7月份貿赤由6月的50.6億(英鎊.下同),擴大至51.6億,遠超市場預期的48億,鎊滙亦曾一度急挫至1.773美元之7個月低位。
不過澳元及英鎊於上周尾段回穩,澳元重上69美仙,英鎊則彈上1.796美元,是壞消息出盡或唞完氣再跌過?如果認為澳洲和英國利率已見頂,但又相信美國加息不會手軟,則應當buy筆者早前已提出並一直堅持的view──不宜看淡美元。
至於剛調高利率0.25厘的紐元和經濟未見佳處的歐元,甚至喊要加息的加元,一樣不值博,還是候位沽之,似屬上算。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