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陷阱:柔眉變長短眉蝕錢又激氣

消費陷阱:柔眉變長短眉蝕錢又激氣

消費陷阱處處,本欄目根據消費者真實受騙個案,揭示不良營商手法,並以專家建議,讓讀者及早提防免損失。《消費陷阱》逢周一及周五刊出。

我叫王小姐(化名),因為愛美貪方便,光顧了一間美容店做柔眉手術,花了近四千元,又要忍受皮肉痛苦,最氣憤兩次手術後不但眉毛上不了色,事前修整眉形時又拔去大半眉毛,剩下半條眉,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今年四月上網得知一間美容公司提供柔眉手術,聲稱較傳統繡眉和紋眉先進。我看得心思思,翌日便跑到那所位於銅鑼灣美容公司做柔眉,單次費用一千九百元。
職員稱柔眉前要修整眉形,隨後同我「掹眉」,我合上眼睛,之後,任由職員用附有針頭的儀器在其眉上「拮入」顏色。手術完成後,我滿心歡喜離去。
手術後兩天,我眉上結痂部份脫落,我照鏡看清楚,眉上顏色竟隨結痂「甩晒」。我立即致電美容公司投訴,職員稱「可能第一次上唔到色,不如你再嚟,加多千九蚊,我同你轉三千八蚊嗰個,一年做無限次。」
我信以為真,大約隔了一個月,讓皮膚「唞唞」,五月底再到美容院,多付一千九百元,做第二次柔眉,心想「今次得喇啩。」
手術後數天,我發現眉上結痂甩脫,又取鏡子照照,一看「火都嚟埋」,眉毛上仍沒有任何顏色,與未做前完全沒有份別,「冇色都算嘞,最慘係我堂眉喺柔眉前俾美容院職員掹眉,掹剩半條,重係一邊長一邊短,好肉酸。」
我又到美容院投訴,「職員叫我暫時用眉筆畫眉。我就係唔想日日畫眉先做柔眉,如果係咁,我使乜畀成三千八蚊做柔眉呀?我有朋友整兩次已經上色,重可以保留起碼半年。我真係接受唔到做多幾次,每次都好痛,流完血又結痂,做咁多次,我怕我啲皮膚頂唔順。」 文字由本報記者整理

專家之言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其實無論紋眉、繡眉或柔眉,均是透過創傷方法刺破皮膚,將顏色刺入皮膚表皮深處或真皮內,差別只是所採用的儀器、工具及效果是否自然。他說,繡眉和柔眉分別是繡眉用人手進行,柔眉大多使用機器,由於顏色較容易注入真皮層,故理論上皮膚較薄是較容易「上色」,但每次注顏色入皮膚均會造成創傷,「反覆咁做可能會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