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十名女性中,即有一人帶有人類乳頭狀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es,HPV),這種病毒與九成子宮頸癌有關。有婦產科專家指出,過早有性生活或有較多性伴侶的女性較容易感染病毒,即使使用安全套也無法完全預防感染,而且四成三十歲以上的女性,感染此病毒後無法自行痊癒,部份人最後會演變成為子宮頸癌。 記者:陳倩雯
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顏婉嫦表示,人類乳頭狀病毒有逾一百種,主要經由親密性接觸感染,過早有性生活的女性較易感染,原因是正經歷發育期的十四至十六歲女性,體內荷爾蒙的轉變很大,子宮頸內的細胞很活躍,較容易受感染。有較多性伴侶的女性也可能因有較多性接觸機會而容易受感染。使用安全套雖可減低感染風險,但不能完全預防。
顏婉嫦續稱,病毒分為高危和低危。兩者均不會構成病徵,惟部份感染低危病毒的人,生殖器官會生疣(即「椰菜花」)。至於高危人類乳頭狀病毒,或會在婦女體內造成短暫或長期感染。
短暫感染即指感染者會在一段時間後自我痊癒,病毒不會演變成為子宮頸癌。顏婉嫦稱,八成二十五歲婦女感染的高危病毒只會造成短暫感染;但三十歲或以上的婦女,只有六成人感染高危病毒後會自動痊癒,餘下四成人所感染的高危病毒會造成長期感染。
她警告,兩成六受高危病毒長期感染的女性,三年後進入子宮頸癌前病變,病變可能在十至十五年後發展成為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是第二號女性癌症殺手,本港每年約有一百二十五人因病死亡,新症數目達四百四十宗。
目前除傳統的柏氏抹片檢查外,最新的HPV檢查也可透過分子生物技術,檢視子宮頸有否細胞病變迹象,準確度由五成至九成半不等。
顏婉嫦說,當婦女的柏氏抹片檢查顯示其子宮頸細胞有不典型細胞異常的情況時,以往做法是在半年後再進行柏氏抹片檢查,結果不正常才作陰道鏡檢驗。但現時的做法是一發現子宮頸細胞有不典型細胞異常時,即為婦女進行HPV檢查,若同時發現高危病毒就要進行陰道鏡檢驗,毋須等候半年。
她呼籲二十五歲以上,開始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預防子宮頸癌。
港大贊育醫院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有提供HPV檢查服務,費用約五百五十元,查詢可電2589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