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商品價向上 澳元值博

英之見:商品價向上 澳元值博

以上周五外圍的表現,今日港股應該仍是反覆向好,不過油價大回之下,美股也不見特別動力。港股早已高企,又有集資陰影,13200仍是主要關口,而且中國會公布經濟數據,重燃國內加息的預期,在短期內,頗有機會局限了中資股的表現。
個人認為最近比較值博的投資工具是澳元,商品價格的大趨勢應該仍是向升,會惠及這類商品貨幣。原本正頭正路的選擇是紐元,可是澳元兌紐元這個交叉盤,處於很多年的低位,筆者沒有查證是否歷史低位,不過以自己貪便宜的性格,澳元已經相當吸引。
當然弱勢有理由,可能是大選關係,但滙價已貼近支持位,息率又好,配合筆者認為商品價格向升的看法,應該是趁低吸納的機會。
很少出擊外滙市場,今次經驗再次引證自己運滯,剛剛出手,便遇上耶加達澳洲大使館爆炸案,滙市居然有頗大反應,當日的跌勢,其實已觸及筆者短炒部份的止蝕位。

小注入市輕鬆應戰
分享今次經驗,主要是希望指出隨機應變的重要。當時查看其他滙價表現,確認美元並未轉強,因此應變方法,是下移止蝕位兼且加注,根據以往的經驗,這類突發事件觸發的買賣,走勢很快會修正。
這種做法相當冒險,假使再跌50點,便要慘敗一役,但特殊情況要特殊處理,帳面損失是已出之物,不應影響決定,所以兵行險着,放棄紀律寧願彈性應變。
另外一個啟示,是顯示本錢及注碼的重要性,假使筆者一早已重注,根本不可能有心理質素輕鬆出擊,紙上談兵和實戰固然不同,小注怡情與大注搏殺亦大有不同。
理論上最好預留一些現金,例如碰上911之類的大跌便有能力入市,而且有能力加注,會大大減低下跌時的恐慌情緒。不過這是知易行難,筆者自己長期都是最少八九成注碼在市場,因為經常性都有吸引的入市對象,例如滙市整體沒有特別趨勢,澳元忽然弱勢,於是就博了一注。其實投資不用太過執着,理論是重要,實踐之時,卻不應被理論縛手縛腳。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