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跟炒零售股風險甚高

投資學堂:跟炒零售股風險甚高

近日零售股急升,市場又照例為股份之「升」而作解釋,皆因「十.一」黃金周已近,零售股又有一番作為。其實以「十.一」作為炒賣零售股之藉口,散戶若跟風上車,是十分危險的做法。每年皆有10月1日,是大家一早已知的事實,股價一升便人人都追入,始終都會有人接火棒,此乃危險的「音樂椅」遊戲,愈近10月1日,持貨便愈危險。
炒「十.一」概念背後的意義就是「希望」在黃金周期間國內遊客絡繹不絕,「希望」帶動零售股生意急升,「假如」零售股之生意有理想增長,股價便有「希望」上升,自己持有的股份便能高沽獲利。內裏其實是有多個假設,就是三個「希望」,一個「假如」。若果投資者真的持貨到10月1日,要以上的假設完全對辦,而其他人皆不提早沽貨,自己才有獲利機會,難度實在太高了。
筆者相信零售股近日之升只是投機性短炒而已,升勢未必可以維持,除非今年黃金周之市道可以有極佳之增長。始終都是那一句,去年黃金周生意額容易有大增長,今年要有大增長之機會是較低,輕微之增長未必可以令股價維持升勢。

加租壓力令人憂
去年中筆者極力看好零售股,就算其股價急升後回落,筆者仍維持趁低吸納的看法。然而,踏入8月份,當大部份零售股公布業績後,筆者之看法已沒有早前般樂觀,主要是覺得現時此等股份之股價已充份反映其業績,往後之增長潛力能否持續,便要重新評估其經營環境及市場增長空間。
零售業主要的開支在於租金及薪金支出,香港的業主絕對懂得把握「坐享其成」的法門,普遍的店舖租金已回升,相信在未來一段日子加租的壓力繼續存在。
在業務增長方面,經過了自由行首年的高增長期,往後之增長幅度應該會放緩。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零售股之預期PE不可能再維持在現時的高水平。現時大部份零售股之PE皆在14倍以上,莎莎(178)更高達27.7倍,吸引力其實不高。單以10月1日期近而入市炒零售股,似乎是風險頗高之做法,愈近10月1日,風險就愈高。
(小啟:譚紹興離港公幹,本欄由沈振盈暫代。)
沈振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