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在死亡邊緣等到「有心人」

醫療故事:在死亡邊緣等到「有心人」

「如果多些人接納死後捐贈器官這種美德,世界會更加完美。」一名幸運地得以進行移植心臟的病人,在換心手術康復後這樣說。
自幼患先天性心臟病的邵偉邦,今年四十八歲,做過三次心臟手術,第三次要做的是換心手術,即是要有人願意死後捐出心臟,才可望做手術,否則命不久已。幸運地他在死亡邊緣等到一個有心人,願意死後捐心。
「現時有如新生命一樣,感觸良多。」因為當他的心臟惡化時,需在大腿安裝主動脈內氣囊反搏器,協助心室泵血,才可維持各器官功能,今年五月十日進入心臟深切治療部醫治,兩個多月來只在病房裏苦候,連視力也因長期在細小病房內而縮短,卻一直未有人願意死後捐心。
在生與死之間徘徊,雖有莫大的勇氣及鬥志,也難耐那種無法自主的無奈。「我本以為我的鬥志比任何人都強,不過,等了兩個多月,愈等愈無奈,睡不到,很暴躁,醫生要我食藥控制情緒。」縱然當時身體已氣若游絲,卻有力「撼頭埋牆」。
在七月六日,醫生說有機會換心,着他準備,那晚太太相伴整夜,七月七日早上成功換了心臟,故連醫院小賣部的人見到他,都稱呼他為「七月七號那個」。
手術後約一個月出院回家,「那天我莫名其妙地緊張,可能因為無想過可以重生,出院就像見到新世界一樣。」他對着記者說:「都不知怎樣說,總知非常感謝捐出心臟的善心人及其家人,及照顧我二十年的葛量洪醫院員工。」
他說了多次自己比中了六合彩更幸運,因為每年捐心的人很少,有時連一個也沒有,現時有二十人等候中,有一個還很年輕,「我老婆與兩個女很多年前已簽了捐贈器官卡,但我就因為個心壞咗,其他器官都受影響,如果捐得我都會捐,死後仍可遺愛人間。」
本報記者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