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培養興趣從小開始<br>愛閱讀三姊妹年看書六千本

家長:培養興趣從小開始
愛閱讀三姊妹年看書六千本

【本報訊】有否計算過自己一年內最多可以閱讀多少本課外書?是幾十本還是幾百本?一百一十五名參與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的學生,就因為閱讀最多課外書而得獎;有年僅四歲的幼稚園生過去一年共閱讀了一千三百本書,也有一家三姊妹一年內共讀書六千多本。原來他們對課外書樂此不疲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開卷有益」。 記者:黎國剛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舉行「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頒獎禮,共有一百一十五名參與計劃的學生獲得表揚。其中盧穎希和陳民恩雖年僅四歲,在過去一年卻分別閱讀超過一千三百本及九百本課外書,成為在場年紀最小的得獎者。

母親陪讀增讀書興趣
就讀嘉諾撒聖心幼稚園的盧穎希說,她最愛閱讀與動物有關的故事書,尤其喜愛白兔和小熊,其中與「WinniethePooh」有關的書籍更是一看再看。她又說較喜愛閱讀英文課外書,因為可以多學英文。
盧太則表示,由於她任職英文教師,故更明白自小培養子女閱讀書籍的重要性,現時家中小朋友藏書不下千本,除了讓女兒自行閱讀外,閒時也會陪伴女兒讀書,或向她講故事,希望增加女兒讀書的興趣。
此外,分別十三歲、十歲和八歲的黃婉翹、黃芷翹和黃敏翹三姊妹,過去一年更合共閱讀超過六千多本課外書,昨日也分別獲獎;其中黃婉翹及黃芷翹更是連續四年得獎,而黃敏翹也連續兩年得獎,表現出眾。
就讀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二年級的黃婉翹說,她喜愛閱讀是因為可以學習課堂以外的豐富知識,也能提高語文能力及加強作文的創作力。她又稱,尤其愛看勵志或名人傳記的書籍,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至於分別就讀五旬節于良發小學五年班及二年班的芷翹及敏翹,也喜愛藉着閱讀增加知識。

家庭主婦變身導賞員
黃太表示,家裏的課外書有近一千本之多。她更分享培養子女讀書興趣的經驗,說:「佢哋好細個開始,我已經將課外書同玩具擺埋一齊,等佢哋喺玩玩具嘅時候,有陣時都會睇吓課外書,咁樣可以令佢哋喺冇壓力之下,知道讀書嘅樂趣。」
此外,康文署昨亦頒發「中央圖書館導賞員計劃」獎項,其中得獎的袁小萍過去三年由一位平凡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帶領市民在圖書館內閱讀的導賞員。她勉勵其他市民,閱讀是人生經驗的累積,應該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