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親歷慘劇或悲觀自責

小童親歷慘劇或悲觀自責

六歲男童親眼目睹母親被殺的慘況,有心理學家指不幸事件會對小童造成重大創傷,大大影響他們日後的成長,需細心輔導將其帶離慘劇的陰霾。

影響正常交往
樂苗坊心理學家周婉芬博士認為,該名六歲男童目睹母親被殺,無能為力的結果會令他產生罪咎感,加上殺母的兇手為至親的人,內心的矛盾會阻止他對兇手發洩怨恨情緒,形成難以解開的鬱結,會對心理造成極壞影響。而母親的被殺及父親疑涉案日後被判監的殘酷事實,亦會令男童感到羞愧難以向人啟齒,嚴重影響他與同輩及其他人的正常交往。以上種種負面影響會令男童產生悲觀情緒及性格,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生活得不開心。
周婉芬指出,為要減輕男童的心理負擔及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是要他明白整件事件與他無關,並不是其能力可以改變的,他毋須付上任何責任自怨自責。

引導宣洩不安
此外,專家亦會引導男童宣洩對事件的不安及怨恨情緒,接受母親被殺、父親疑涉案入獄的殘酷現實,願意向人宣之於口表達真相,能與其他人有正常交往得以健康成長。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