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方 44老師獲卓越獎<br>睇廣告唱兒歌學中英文

教學有方 44老師獲卓越獎
睇廣告唱兒歌學中英文

【本報訊】廣告才是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好教材,唱兒歌則是小學生學中文的好方法。兩名不注重傳統課本教學法的老師,成功帶領她們的學生學好語文,昨日獲得首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記者:黎國剛

二十間中、小學校的四十四位教師昨日獲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表揚這些學校和老師在教學上的卓越成就。其中一位得獎老師是英文中學聖嘉勒女書院副校長周太,她採用活動及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加入朗誦、話劇等活動,以及援引日常生活的實用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
周太指出,日常生活有不少學好實用英語的機會,例如廣告英語就是好例子,因為廣告英語往往用最簡短語句來表達意思。即使是同一類產品,諸如鐘表等,不同公司的廣告所用英語也不同,但卻同收到推銷產品之效。
在周太過去三十多年教授英語生涯中,這種活動及生活化教學收到一定成效。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學生對學習英語欠缺信心,但後來經過參加英語朗誦節而信心大增,更連續兩屆取得冠軍。該校中一生洪藹楹指,活動教學能令學生跳出單單在課堂上念書的框框,對學習英語更感興趣。
另一間獲獎小學是天主教總堂區學校,老師鄧桂華以「有韻識字」的多元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透過唱兒歌、將課文譜成歌詞,或利用圖畫教學、用身體各部位教學生認部首,以及將學生好的作文文章,作為「兒童文學」給其他同學閱讀等,幫助學生開心且有效地學習中文。

玩遊戲啓發學習
鄧舉例說:「好似玩遊戲咁,譬如話叫學生喺黑板寫出同某一個部首有關嘅生字,因為遊戲唔計分,學生唔會有壓力,更加能夠啓發學習。」四年級的林紹軒雖然年紀小小,但過去就曾經獲得全港講故事比賽冠軍。而另一名小四生祈莉娜,父母是新西蘭人,兩歲來港時不懂中文,但現時已能說能寫中文。「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由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籌辦,分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特殊學校三個教學組別,以表揚教師有效教學的實踐,當局計劃日後或每兩年舉辦一次。

聖嘉勒女書院學生透過話劇表演等活動及生活化教學法,愉快學習英文。
陳國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