踴躍投票 爭取民主

踴躍投票 爭取民主

帝理邁(MarkDaly)

立法會選舉將於明天舉行,讓筆者記下這篇隨筆。不久前筆者收到選舉事務處寄出的「候選人簡介」(地區直選港島區選區),興致勃勃地翻來看。第一份是民建聯的名單,筆者第一個感覺是,「競選綱領」空洞無物,只得兩句口號:「穩定才是主流」及「投票制衡偏激」。這兩句口號不着邊際,語帶誤導。在這裏我只談第一句口號好了,因為第二句口號似乎是針對那些堅持原則的人,不值一提。這句把支持民建聯與維持穩定扯上關係的口號,除了誤導市民外,根本是子虛烏有。因為民建聯錯把穩定和現狀混為一談。維持現狀,是停滯不前,繼續蠶食香港特區的競爭優勢。
採用董建華/民建聯式的手法,只會令已經過時的殖民地時代「行政主導」的政府模式延續下去。行政長官手握大權,卻並非民望所歸,因為大家認為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及選舉委員會的「小圈子」委員問責,多於向公眾問責。現時的制度不但不會帶來穩定,實情剛好相反。這個現狀,筆者稱之為「人造和諧」,只會令港人愈來愈不滿,令立法會與民眾各走極端;港人的挫折感從而愈來愈大卻無從宣洩,繼而產生不穩定。

穩定是另一回事。維持穩定的最佳方法,是透過產生真正民主的政府。民主制度是最穩定的政制,很多研究顯示,民主政制和穩定、一致,以及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為具透明度的政府,會令管理不善的政府(像特區政府)難以逃避責任。
不民主的制度只會帶來不穩定,例子多不勝數。譬如近日某些民主派人士獲發回鄉證,很多人視之為中央與「民主派」的關係「解凍」。筆者不敢苟同。這件事展現出非民主統治的怪異本質,凸顯出一個與法治背道而馳的制度。今天給予你的東西,明天可以隨時收回。由於難以預測,從而帶來不穩定。
筆者繼續翻看參選名單。第二份參選名單,有徐麗泰的名字,但沒有英文說明;筆者無法評論,無法投其一票。第三份名單上,惟一有中英對照的字句是「撐牛倒董、還政於民」。這個訊息簡單直接,但筆者無法讀懂政綱的其他部份。第五份名單上黃錦輝的情況也是一樣。
剩下的便是第四份名單,即民主黨的名單,以及第六份名單,即余若薇的名單。兩份名單上,都以中英對照簡介基本政綱。最重要的是,這兩份名單都理解到,只有盡快以普選選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香港才會進步,從而達到真正的穩定。民主就是穩定。
投票是公民責任,目前的制度始終拒絕給予港人普選的基本權利。儘管目前的制度有所偏頗,甚至有很多地方有違民主的基本原則,但仍必須讓當權者聽到你的聲音。你的一票,會影響到我們如何着手改革現行千瘡百孔的制度。請大家緊記在明天投票,爭取個人權利。
……………………………………………………
作者為執業人權律師、「《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關注組文章逢星期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