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模特兒台前優雅 台後打仗

時裝模特兒台前優雅 台後打仗

身高5呎9吋的梁敏瑩(Eve)做了模特兒已有五、六年,以「行天橋」的時裝表演為主,她對這行業的評語是:「之前做過時裝採購,雖然也要四處跑,亦經常接觸其他人,但比起做模特兒,後者的確令人眼界大開,擴闊人面,很有挑戰性,可惜做model收入不穩定,欠缺安全感。」

梁敏瑩以「特約」形式,與多家模特兒公司聯繫,包括徐濤演藝製作、Elite、Calcarrie's、ModelInternational等,由他們轉介工作。她指出,按照行規,模特兒不應直接接洽客戶,多數是透過中介公司接洽,這對模特兒本人較有保障。

中介代接洽 保障較大
她解釋:「若不幸遇上客戶走數,又或原本條文說明只在香港出街的廣告,卻在海外推出了,模特兒理應收取額外酬金(類似版權費),模特兒公司便會代為追討。」而新入行者可以考慮跟一些模特兒公司簽訂2至3年合約,她認為被捧紅的機會較大,但必須小心揀選可靠的公司。
每當接到模特兒公司轉介工作,梁敏瑩先要前往試鏡,成功後才安排試衫。「對方會按我們的身形及特質挑選合適的服裝,最後是綵排。」由於每次的表演地點、客戶,以至合作的模特兒及幕後工作人員都不同,每次的工作都會接觸到新臉孔、新環境。

收入不穩定 夜夜失眠
與一般文職相比,模特兒的收入和工作時間皆具彈性,但不穩定的收入令人缺乏安全感。梁敏瑩初入行時工作量不多,收入時多時少,她曾因此夜夜失眠,「曾經一個月有數萬元收入,之後連續數月都只得幾千,加上時裝表演有淡旺季,所以要有積穀防飢的準備。」
令她最感吃力的是工作不定時,「曾有一晚要在置地廣場做show,但為了在商場開門前排練,所以要在清晨5時半進行;我住在新界,天未光便要出門,綵排完等足一日,到晚上才做show,還要裝出很精神的樣子。」

為了應付不定時的工作,梁敏瑩的方法是:「放假時我會盡量早睡早起,因為要保持身心健康,才有精力應付工作壓力和體力透支。」她強調,專業模特兒都應該自律和保持健康生活,「夜晚很少去『蒲』,因為要保持最佳狀態。」

夜晚少「蒲」 保持狀態
別以為當模特兒很輕鬆,工作時要應付傳媒及廣告商;試鏡時要配合客戶的需求,把服裝的特質表現出來以爭取工作;到上台表演更要靠眼神及身體語言,如穿運動衫時要表現活躍,穿晚裝時要高貴,並隨時執生應付突發事件,精神不足會難以應付。「台前我們優雅淡定,台後其實十足打仗,試想模特兒每場表演最少要換3套衫,大show換6至8套,即每兩三分鐘便要換好,時間極之緊迫,精神好緊張。」
入行多年,現時不少客戶會指定用梁敏瑩,加上與行內不少模特兒公司建立網絡,因此近年工作量逐漸穩定,平均每月保持約3萬元收入。但模特兒生涯始終有限,一般只有四、五年,因此她要為自己謀定後路。「一直都有嘗試參與幕後製作,希望朝這方向發展。」
記者:葉敏儀

徐濤指內地模特兒勝在夠高,皮膚和樣子靚,香港的在時尚感和獨特個性方面佔優。圖為徐濤(紅箭咀)與梁敏瑩(藍箭咀)在內地義烏舉辦時裝表演後與一班當地模特兒合照。
受訪者提供圖片

梁敏瑩經常要揹着個大袋四處跑,因為除了必備的化妝品,在要試鏡或工作的日子,還會帶備黑白色各一款的內衣褲及高跟鞋。

每個模特兒都會有一本個人的Profile,即過往工作時的硬照及個人資料卡,方便客戶物色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