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陷阱:電話新線未駁舊線被截

消費陷阱:電話新線未駁舊線被截

消費陷阱處處,本欄目根據消費者真實受騙個案,揭示不良營商手法,並以專家建議,讓讀者及早提防免損失。《消費陷阱》逢周一及周五刊出。

我是住在北角的馬女士,一間電訊公司去年底在我居住的大廈門外設置推銷攤檔,大字標題「月費33元」;由於價錢吸引,我決將家居電話轉用該電訊網絡,並即時簽署十八個月合約;數日後,我收到電話通知十二月二十七日便可轉線到該網絡。
不過,十二月十五日我想致電友人時,才發現電話已被截線,於是向我剛簽約的電訊公司查詢,對方表示已為我終止了原本的網絡商服務,但新線尚未「駁好」,叫我忍耐一下,承諾會於二十七日提供服務。

半個月不能用電話
我感到十分氣憤,因該電訊公司沒得我許可便替我終止正使用的電話服務,但又沒有為我接駁新的電話線,我差不多半個月不能使用電話服務,對方又聲稱不能為我重新接駁原本的電話線,對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我再三投訴後,該電訊公司表示,我居住的大廈其中一段線路則須向另一電訊公司租線及申請接駁連線,該公司收到我申請後已即時為我辦理租線等手續,並定於十二月十五日成功駁線,故該日替我終止原有電話服務;不過,該公司後來發現我填寫的地址有誤,新電話線需押後至二十七日才能使用。
對於這些回覆,我極為不滿,因只是該公司推卸錯失的藉口,因為我肯定申請表地址並無填錯:「佢哋只係將錯失推番落我身上。」
文字由本報記者整理

專家之言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指出,一般電話轉線安排,都會有一段「空隙期」,即舊網絡商截線後,再轉接至新網絡商的期間,故消費者選擇轉用其他網絡商的服務時,最好事先查詢清楚有關時段有多久,再考慮是否接受;若網絡商未能在指定時段內完成轉線安排,便屬違反承諾。發言人又指,如「空隙期」長達半個月,其實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