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 - 陶傑

汽車工業 - 陶傑

經濟學人周刊有一個專題,探討中國汽車工業的前景。原來西方很看好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未來五年,各國的汽車廠,準備在中國投資一百三十億美元。今年汽車的產量是一百三十萬輛。
美國的福特和德國的福士,都在大陸設生產線,聘用大量的汽車工人。從此,成千上萬的國企下崗工人和農民勞工,都有了職位。原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廉價勞工市場有那麼大貢獻。今天挺在天安門廣場紀念堂裏的那位「偉人」,當初領導工農打倒「帝國主義」,「革命」死了一兩億人,倒也有點冤枉。

中國即將成為汽車大國了,到時海歸派、跨國企業的黃皮膚高等華人買辦、領導人的兒子孫子,人人都有一輛賓士做CompanyCar,還加一輛林保堅尼,想想也叫人從心底裏覺得很鼓舞。但是,就像特區高官嘴巴裏常常啣着的一句八股話:「也要搞好配套設施」,中國的汽車工業搞成型了,但配套還是搞得不夠。
例如,有沒有培訓一支高素質、高道德、高學歷的「考牌師傅」隊伍?汽車增加了,考車牌的人越多,滿身珠寶名牌的北姑,上穿一件皮裘,下穿一條「張藝謀北京奧運短片八分鐘」式的幻彩迷你旗袍,上了胖胖的考牌官的車,香肩往考牌官的身上一挨,把考牌官那隻肥手一把拉過來,閃電間給他套上一枚香港自由行買來的謝瑞麟翠玉戒指,再把那隻手往自己的大腿間一揩抹,一面嬌聲說:「喲,還不『噠火』?」到時在廣東省,十個考牌官,有九個都「腐化」成「何×途」,將來道路的交通安全,也就沒了保障。

還有,中國各大城市的戲院都沒有午夜場。午夜場跟開賓士有甚麼關係?有。香港在八十年代,經濟好景,汽車銷售量大增,香港有一個「車房仔」的行業,白天給人在車房的坑道裏滿身油污地修車,晚上就到旺角的凱聲戲院看午夜場。午夜場成為「車房仔」們的試片間。一部港產片上畫,只要午夜場賣座,一片口哨聲,票房就會過千萬,相反座位都割爛了,票房就仆街。《英雄本色》裏的Mark哥周潤發,落難時投靠曾江,曾江也是一個車房的小老闆,可見午夜場對於一個國家的汽車消費業,是一根定海神針般的穩定指標。
中國要發展汽車工業,最基本的「配套」,就是一支太監型的考牌師傅,以及各地的午夜場。下一階段的「配套」,就是向「中產階級」的車主,每星期分配一包杜蕾絲安全套了,因為中國有了汽車,就到處會有香港的「飛鵝山」,到時先富起來的浙江雁蕩山,就會成為一座類似香港飛鵝山的周末午夜淫慾橫流的「平台」,沒有足夠的配套防止性病蔓延,那怎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