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br>遊水塘行沙澗老虎坑段段有景

短線遊:
遊水塘行沙澗老虎坑段段有景

天氣仍悶熱,遠足涉澗最涼爽,是日推介屯門老虎坑沙澗,澗水淺、澗道闊,非常易行。涉澗前又可先飽覽藍地灌溉水塘,歸途經九徑山時更可俯瞰屯門區景致,前中後三段,段段有景,玩得過。

記者:鄭達基
攝影:陳陶鈞
模特兒:Stella、Carman(CharmingModel)

藍地水塘又名老虎坑水塘
富泰邨下車,入虎地下村,繞過村內南安佛堂及石礦場,即見堤壩,擇堤壩旁梯階往上走,豁然開朗,狹長的「藍地灌溉水塘」波平如鏡,一泓綠水不泛漣漪,倒映清葱山巒,美極!Stella與Carman不約而同地說:「唔講重以為呢度係國內風景區,實在太靚喇!」因主要接收上游老虎坑澗水,故藍地灌溉水塘又名老虎坑水塘,壩頂梯階旁有一塊紀念碑,隱約看到「香港總督葛量洪」七字,因日久失修,其他碑文已甚模糊,幾不可辨。過壩頂,接走虎峽谷徑,繞山路走10分鐘見入澗路口,正式展開溯澗之旅。

■水塘不算大,但形狀狹長,眼看見不了盡頭。

半山人工修築儲水池
入澗,老虎坑澗道闊大好走,比介紹過的大城石澗和凌風石澗易行,惜屬沙澗,水源未及前兩者清澈,但仍見清涼,兩美少女歎慣冷氣,又累又熱,二話不說入澗踢水,兼舀水互相濺潑,可憐小記衣衫也被她們的「二人潑水節」弄得全濕。再往前走,眼前出現一迷你水壩,繞過它,見一個明顯是人工修築的儲水池。儲水池旁邊有兩塊大石,分別寫上「行友池」和「行者池」,同一池居然有兩個名字?是誰寫的?翻地圖,也找不到這兩個池名,不諳。

■虎地下村南安佛堂是地標,佛堂後有小路入水塘。

■主壩不高,壩旁有一紀念碑,估計上刻的是水塘落成的紀念碑文。

生態遊必睇豬籠草
大潭小瀑陸續出現,澗道亂石多,堆砌成一道又一道的天然小水閘,流水逐級落,曲折多姿,中段還有個較大型的無名瀑布,行得累了,二人就坐在瀑旁大石小休。小休後重新上路,二人一眼關七,沒只顧低頭涉澗,外形趣致的豬籠草、漫天飛舞的蜻蜓,統統逃不過她們法眼,涉澗除了玩水外,欣賞生態也不錯。

■老虎坑普遍澗水淺,迷你水壩下的清潭,更是淺無可淺。

■山水源源不絕貫入儲水池,注滿再經澗道流入下方的藍地灌溉水塘。

■水雖淺,但衝力大,來個腳底按摩也不錯。

百級天梯上九徑山
離開澗道,接回虎峽谷徑上山,路不算崎嶇,只因數日前暴雨,泥濘滿布,步過時要份外留神。前行不久,路左一幅山坡出現一塊奇趣大石,似大鳥在張口吃東西,難道就是傳聞已久的「大鳥石」?未敢肯定!拜別奇石,走進林蔭隧道,把正午時分的猛烈陽光悉數擋下,Carman說:「咁靚樹蔭,爽得很嗰隻喇!」好戲在後頭,爽不過一陣子,出林蔭隧道,Stella即大叫:「嘩!條樓梯好長呀!」此階梯通往九徑山,是返回屯門市必經之路,縱使上斜,也要撐下去。

■蜻蜓飛得累了,佇立花上休息。

■豬籠草陪伴你左右,別多手採摘,它可是香港受保護植物之一。

■水淺,這可能已是老虎坑最大的瀑布。

眺望屯門全景
捱完長命天梯,累極,打消上山頂發射塔看風景的念頭,一心接走虎峽谷徑步行回屯門,沿途可眺望屯門區景色,中段更有遊人建立的怡心園,之後再接屯門徑及麥理浩徑第十段,路盡是井頭村中村,過杯渡路可折返屯門市中心。

■老虎坑出口有一上寫「佛」字的圓石,可在此拐彎接回虎峽谷徑。

■回程必捱的長命斜,一級級上,少點腳骨力也不成。

交通
去程:屯門市中心乘K51巴士($3.7)至富泰邨,入虎地下村上藍地灌溉水塘起步。
回程:經杯渡路步往屯門市中心,乘60M巴士($6.9)返回荃灣地鐵站。

■通往屯門徑的指示牌前方,左旁便有一下山捷徑。

■高崗上眺望屯門的景色,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