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表示,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已度過難關,並重拾動力,油價高企亦未有刺激通脹加劇。分析員認為,格林斯潘的言論意味聯儲局將「循序漸進」地加息。美國股市和債市即時反應不大。
格林斯潘昨天向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發表證詞時說,7月份消費者開支和房屋動工均有所反彈,商業投資仍然穩步趨升,而8月份的初步零售數字則參差。提及物價走勢,他表示油價升勢雖持續到上月中,但未有損害通脹前景。
他並稱,市場愈益擔心原油的長期供應,而中國和印度經濟迅猛發展亦將扯高原油需求,導致目前的原油期貨價格持續漲升,遠高於近年來的波幅。
聯儲局下次議息會期在9月21日,投資者預測當局屆時將加息0.25厘。
在較早前,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麥克蒂爾亦認為,該國經濟已走出近期的低潮。然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學院經濟學家巴日達里奇指出,經濟疲軟的局面仍會持續一段日子,並警告消費者縮減開支可能在兩年內引發衰退。此外,摩根士丹利亦關注消費市道降溫,故調低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預測。
麥克蒂爾在一個公開場合對記者說,經濟早前回軟,與高油價有莫大關係,但他相信油價將進一步回落。
他估計,第3季和第4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應會勝過次季的2.8%;至於就業情況也會改善,惟失業率需要時間從現時的5.4%回落。他並稱,在未來1年多,通脹應不會構成重大問題。
不過,巴日達里奇表示,假如目前經濟回軟的情況加劇,以及經濟加速擴張的希望減退,消費者將縮減開支,這將對GDP造成負面衝擊,甚至引發衰退。
UCLA的報告預測,美國今年經濟增長4.3%,到2005和06年將放緩至3.3%,而直到2010年的平均增幅是2.9%;今年的平均失業率為5.6%,到2010年之前會一直企於此水平。
另外,大摩在上月把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5%修訂為4.8%後,昨日將預測進一步下調到4.2%,理由是高油價已打擊開支,而且全球需求放緩影響出口。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18.43(0.18%),見10361.2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11.48(0.62%),至1870.04。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11.36,報10331.43;納指升2.61,報1861.17。
在周二,杜指升82.59,報10342.79,創6月30日至今收市新高;納指升14.08,收報1858.56。
債市方面,美國10年期國庫券債券價格微跌,把孳息推高1基點(0.01厘),至4.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