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短炒終非長遠計

英之見:短炒終非長遠計

恒指終於在一線地產股帶動之下,出現比較明顯的調整,不過筆者嫌午市下跌的力度不夠勁,高位回落不足200點,根本不算甚麼,沒有太大方向感,繼續觀望為主。
繼建滔(148)之後,另一扶手棍大酒店(045)終於在香格里拉(069)的帶動下有些表現,對比當日推介的價錢,只不過高出6.7%,但這個幅度,對追求短線回報的炒手而言,已經算是及格。從筆者與散戶接觸所見,這類型炒賣的建議最受歡迎,回報快又有滿足感,其實自己也將基金部份注碼撥作炒賣用途,否則今年累計表現會更差,不過投資正途,還是長線等公司增長。
這種炒炒賣賣捕捉資金流向的行動,對操作的人而言,是一種甚大的負累,一成以內的上落幅度,往往沒有特別意思。本質不外是捕捉對手口味,尋找更大的儍瓜,在更高位接火棒。由於止蝕位目標價都近,要花甚多心思密切留意市場。筆者這方面的技術尚算可以,但回報絕不如表面之高,長期計數,可能是6次贏4次輸,微利而已,可是花費的心思時間也是成本,筆者職業需要,留意走勢不是問題,一般人有另外正職,這種短炒太花精神。

長揸滙恒更可取
而且還有機會成本,炒上炒落耗掉精神,再鑽研股份,根本不易集中。筆者已察覺這個問題,正在削減應酬及工作量。投資行業工作,是重質不重量,勤力做十個不好的買賣,倒不如做一個好的交易。很佩服很多行家的魄力,可是勤力之餘,絕對要考慮成本效益,太多人是為工作而工作,工作時數長,並非工作質素的保證,可惜自己也擺脫不了無謂的忙碌。
還有贏面不高的問題,再以大酒店為例,當日建議以4.80元止蝕,假使大市不是續好,根本不難到達,現在4毫博4毫得手,但投資方法,一定要長期計數才可作準,簡簡單單買滙控(005)、恒生(011)長揸,雖然盈利主要靠股息收入,可是累計表現,實在十分驚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費神理會。難怪當年在一個記者會之上,東尼遠比筆者受歡迎,太多建議贏贏輸輸,是有姿勢,也不算太沒實際,但簡單原來對讀者更好。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