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能治病?有學者這樣說。治的是甚麼病?心臟病。讀的是甚麼詩?古希臘詩人荷馬的長詩《Iliad》和《Odyssey》。信不信由你。
我光曉得這兩首長詩的故事,給拍成了電影叫《木馬屠城》,畢比特主演的那部讓人看得挺過癮。荷馬的詩能治病,倒是頭一趟聽到。他的長詩用六步韻寫成,病號邊走邊朗誦,依着他詩句的節奏呼吸,就大有治病之功,說得可神極了。
當然,一步一呼吸之間,得徐疾有度,還得把你的臂膀提起來。提多少次?提多高?詩要唸多少遍?這都有賴病理專家在旁指導。總之這對心臟病者有好處,荷馬可成了再生華佗了。
我們的古詩,倒不知道有沒有這治心臟病的神效。孔子只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以用來事父事君,還可以讓你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偏偏沒說可以治病。看來中國的古詩就是並非六步韻,所以心臟病哪治得了。
那麼我們這一代的詩人,該好好去研究荷馬的詩歌,設法把那些白話詩現代詩甚麼的,都改寫成六步韻,去造福社會人群才是。
那些甚麼「天空很希臘」,「要考就考托福的試,要穿就穿迷你的裙」的詩句,暫且扔到地牢裏藏起來,都甭再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