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票」是以最少票送最多人入局

「配票」是以最少票送最多人入局

選舉期間不同黨派均使出配票策略呼籲選民要善用手上一票,究竟甚麼是配票?為甚麼要配票呢?簡而言之,配票是因應比例代表制「名單投票制,最大餘額法」出現的策略性投票方式。
以上屆○○年立法會選舉港島五席結果為例,以總票數約二十六萬票計,每席平均要取得兩成即約五萬二千票才可取得一席。但最終何秀蘭獲二萬六千票便勝出,反而民主黨名單得逾九萬二千票,得票較何高三倍半卻只得兩席,可見只要成功配票,亦可能保送弱勢候選人入局。
今次選舉以九龍東的形勢最微妙,左派與民主派分別有兩張及三張參選名單,雙方均希望利用「名單投票制,最大餘額法」的特點奪取三席。在當選票數門檻為兩成選票的情況下,假如以一張名單參選,要連取三席便需取得逾五成選票,由於雙方均沒有十足信心壓倒對方,惟有分拆名單進行配票。

多以分區拉票進行
據民主派分析,陳婉嫻名單約可取得三成半票,陳鑑林名單約可取一成半票,陳婉嫻勝出扣除兩成選票後,還有一成半有效餘票。根據最大餘額法,民主派三張名單每張名單只需取得一成六選票,便可壓倒陳鑑林及排在陳婉嫻之後的林文輝,即民主派只需合共取得四成八選票便可連取三席,對左派來說,只要民主派配票失敗三張名單得票不均,便可取得三席。
一般而言,政黨會呼籲選民以性別或居住地區配票給同一陣營的不同候選人,但本港至今未發展出成熟有效的配票方式,政黨多以分區拉票達到配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