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裡逃生工程師:吉人天相<br>天文台:龍捲風難預測

死裡逃生工程師:吉人天相
天文台:龍捲風難預測

【本報訊】赤鱲角機場貨運站出現龍捲風後,昨成為市民茶餘飯後話題。天文台發言人指出,龍捲風的出現難以預測,若遇上龍捲風,市民要立即逃入建築物躲避,或在龍捲風移動方向之相反地方避開。 記者:徐雲庭、鄧偉明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李新偉昨日稱,前日出現機場的龍捲風高有七百米,直徑有一百米,但屬較弱的龍捲風,破壞力不算大。由於龍捲風在大範圍不穩定天氣的雷雨區出現,隨機性很強,故不能預測龍捲風於哪一個位置形成;此外,亦無資料顯示赤鱲角機場附近容易出現龍捲風。

困車內不停打轉
天文台發言人表示,過去二十二年來,包括前晚的一個,共紀錄到二十個龍捲風,其中八個屬陸龍捲,其餘者是水龍捲。若市民遇到龍捲風,應馬上躲避,能走入建築物中最好,又或在龍捲風移動方向之相反地方避開,若然來不及走避,亦要抓緊穩固的物件,其實龍捲風多在雷雨區出現,故行雷閃電下,戶外工作者亦應停工暫避。
城大科學及工程學系副院長陳仲良說,在外國龍捲風分五級,第五級風力時速高達五百公里,比十號風球風力還要大,前晚在機場發生的龍捲風僅屬蚊型。
他又稱,美國中西部因屬升高的平原,常有十至二十公里大範圍的雷雨雲,大氣不穩定,容易出現超級龍捲風,本港地理環境不一樣,發生巨型龍捲風機會不大。
而前晚在機場遇龍捲風死裏逃生的四十七歲工程師張路發,事後猶有餘悸,他說慶幸吉人天相,僅受輕傷。
大姊張鳳透露,其弟告知,事發時在停機坪工作,看到龍捲風侵襲,以為走上一輛小巴會較安全,豈料風力將車輛旋轉,他困於車內不停隨車打轉,當時十分驚恐,都不知轉了多少分鐘,一度暈倒,醒來時才知自己從車尾跌出,倒於車底,送院治理,左邊手腳撞傷,左手骨骱撞裂,需要打石膏留醫院治理。

前晚在赤鱲角機場出現的龍捲風,高約七百米,直徑達一百米。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