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有兩個看似例行公事,其實甚重要的會議分別在歐洲和南美展開。在荷蘭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議題將圍繞貫徹履行「穩定及增長條約」,以及歐盟預算和如何減低政府行政負擔等問題進行討論。對一般人來說,會議談出個甚麼結果來,可能不屑一顧,可是對歐洲整體經濟長遠發展而言卻影響甚大。
另邊廂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會議或會較受人注意,皆因會前傳出箇中焦點會集中在中國對滙率政策之取向或態度。事實上今年初有部份分析員指中國在美國多般壓力下,可能會擴大人民幣波幅,有著名歐資銀行研究部更言之鑿鑿說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在年底前將有所調整,遂惹來不少短期投機資金湧入中國博人民幣升值,導致遠期(不交收)人民幣投機活動加劇,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曾一度跌至8.18水平,偏離8.227之公價。
可是你有你炒,中國政府卻連聲也不吭一句,9個月過去,任何動靜也欠奉,有的只是中央政府加強宏觀調控措施以穩定經濟而已,炒家可謂大失所望,假如這次APEC會議吹風出來曰中國政府無意在短期內改變其固定滙率政策,這批資金必定無「癮」走先,人民幣兌美元或將回落至8.3水平附近。
筆者一直認為,中國政府不會也不應在現時環境下作出牽一髮而動全身之行動,必須率先完善國內金融系統,解決銀行呆壞帳包袱,整理好盤數,發展資本市場,第一步先讓人民幣自由兌換,然後再考慮浮動滙率問題。4800億美元之外滙儲備根本不值一哂,若因他國(主要貿易夥伴)不斷咆哮而作出捨本逐末之決定,實屬不智!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