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大市有偷步盤吸納地產股,推高指數至13100點之上,收市後即公布勾地消息,又一次證明市場有春江鴨的存在。昨日大市表現回軟,反映市勢仍未能一氣呵成,恒指13200點之阻力未能一舉而破。作為小投資者,在現階段還是保守一點為上,不宜過份冒進,始終大市累積升幅已不少。
近期不斷有三四線股仔爆煲,散戶損失慘重。市場上有個趨勢,就是散戶陸續從炒股仔轉投炒認股證,雖云窩輪風險高,但也較諸炒三四線莊家股安全,起碼不用害怕停牌或爆煲。
炒窩輪確實符合香港小投資者的短線投機性格,但高回報同樣是高風險,勝負關鍵在於懂不懂得計數。筆者所見,炒窩輪之散戶十居其九皆不懂計算窩輪的數據,他們揀選認股證大多是人云亦云,兼且不懂得作出止蝕部署。
過去筆者在一些講座或投資培訓班都有教授炒窩輪法門,但發覺真正學得懂的散戶如鳳毛麟角,他們的心態反而只是希望得到一些窩輪的號碼,此心態在出發點上是絕對錯誤的,同時也是頗危險的。
炒認股證首先一定要對市況走勢有一定明確方向,再從相關的股證中找出數據較佳的選擇,條件是低溢價、高槓桿,最好是價內。低溢價及高槓桿的股證對正股的升跌有較敏感的反應,不用擔心時間值有太快的損耗。價內證防守性較高,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當股證從價內轉為價外的話,股證的價格便會大幅下跌。若大家對以上的標準不認識的話,筆者只有奉勸一句,還是不沾手為妙。
筆者並不反對散戶炒輪,但大前提是參與者一定要懂得計算當中數據,溢價過高兼且是價外輪,就算看對方向也未必有合理的回報。
最近與剛過檔法興的李錦閒談,大家皆有同感,就是對小投資者投資認股證方面應加強教育,特別是實戰方面的教育。在發行商的立場,始終不希望散戶損手而導致聞窩輪色變。筆者亦有同感,更重要的是,發行商也要盡本身之責任,建立公平及公正之買賣關係。
(小啟:譚紹興離港公幹,本欄由沈振盈暫代。)
沈振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