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二」一票都不能少

「九一二」一票都不能少

九一二立法會選舉在即,三個問題尤其突出:選舉結果會如何影響香港民主發展及中美關係?民主派必須克服哪些挑戰,來使香港盡早實現全面民主?美國應怎樣表達對香港民主發展的關注?

熊美英

《基本法》授予北京規劃香港民主進程的最終權力。要在這法律框架下和平爭取全面民主,民主派必須在選舉中取得能影響北京的力量。他們贏得愈多議席,北京會愈積極部署與其對話,共商民主發展方案。
選舉結果也會影響中美關係。民主派大贏有助促使北京面對現實,允許香港早日實現全面民主。大中華的政治前景也會變得樂觀,有助解決中美關係中最棘手的台灣問題。同時,美國會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意圖減少懷疑,中美關係隨之會有更好發展。
要使香港盡早實現全面民主,民主派必須克服兩大挑戰。首先,在選舉中,他們必須大贏來增加其對北京的影響力。在一連串候選人醜聞爆發前,民主派已評估,他們贏取過半數議席的機會,有賴七至八成的投票率。觀乎過去選舉的投票率都只有約四成半,再加上選民的投票意欲已受醜聞的影響而降低,民主派所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
其次,選舉結束後,民主派必須爭取與北京對話的機會,來共商民主進程方案。北京對香港民主發展的阻礙基於兩大憂慮:一、民主的香港會不受北京控制;二、香港民主的發展會激發大陸人民挑戰共產黨的政權。儘管中國官員還表示了另一憂慮:香港的民主發展會導致香港獨立,但北京是否真的有這憂慮,或者只是以此嚇唬港人,這還是一個謎。
鑑於北京的擔憂,民主派應該理解,他們愈強硬地爭取盡早普選,北京會愈感到威脅、愈容易打出它的王牌──《基本法》──來阻礙民主發展。當然,理論上民主派可以利用騷亂來威脅北京,但無論是現在或可見的將來,都看不到香港人會支持這策略。大多數香港人是理智的,並希望在繁榮和穩定的基礎上發展民主。

民主派的策略,應是通過對話來消除北京的疑慮,共同構思一張雙方都能接受的民主發展藍圖。北京不會接受○七、○八年實現普選的訴求,民主派應放棄這訴求,但同時要求北京做出相應的讓步。那就是要北京承諾,一旦實現普選行政長官和所有立法會議員,香港人可以通過「直選」而不是「間選」來實現他們的選舉權利。嚴格而言,「普選」一詞,僅指所有達到投票年齡的選民可擁有選舉權。爭取以「直選」而非「間選」(指的是民眾先選舉代表,再由這些代表選擇公職人員)來落實「普選」才是爭取全面民主的關鍵。
這藍圖還應包括一個時間表,定出香港何時實現普選。若雙方不能就此達成協議,北京起碼要列出香港在實現普選前所需具備的條件,並承諾設立透明與獨立的機制,定時檢視香港是否已具備這些條件。
若北京不接受這些溫和的要求,每年的七月一日,很有可能會有更多香港人走上街頭。北京應避免把每年一度的回歸慶典,變成每年一度對其治港的羞辱。

美國十分關注北京阻礙香港民主的發展。批評中國的人要求布殊總統運用其在《美國──香港政策法案》的權力,來暫停香港所享有的涉及出口管制等的特殊待遇。他們的理由是香港已失去享有這些待遇的條件,即「充份的自治」。
美國不應依照這些建議改變對港政策。一、北京禁止香港○七、○八年實行普選,香港已是「受害人」。美國暫停香港的特殊待遇,等於「處罰」受害人,於理不合。二、美國的直接干預,很可能使中國為了反對美國,而堅持對香港民主發展不讓步。三、美國改變對港政策,會使香港和大陸群眾孕育反美情緒。美國不需有更多人對其領導不滿。
華盛頓應用低姿態的外交活動,來表達對香港民主發展的關注。它應提醒北京,國際上對其阻礙香港民主發展的批評很可能會增強,從而使二○○八年北京奧運會蒙上陰影。
立法會選舉對香港以及大中華的民主發展,甚至中美關係都有影響。要創造歷史,香港人必須在星期日踴躍投票。
……………………………………………………
作者為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