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地的消息,主要刺激二線地產股,反映動力已非太強,不過造好造淡,最好留待下周才算。這個星期可能續有驚喜新聞,可是位高勢危,外圍不算太勁,有點怕無以為繼,反正欠缺信心,觀察幾天比較安全。
保險股突圍而出,以筆者性格,自然是不會高追,不過賽後檢討,當日中國人壽(2628)業績,是觸發重估的原因,那時那刻因為高開沒有行動,是近期一個失誤。
筆者不敢自言十分專業,至少在一般場合,便太過沉默寡言聆聽為主,可是對待工作,仍算有一份熱誠,所以有時所見所聞,會令自己感到相當失望。
最近便有一個例子值得提出討論,在一個上市公司飯局中,分析員向管理層提出問題,指應收帳款中,有25%數額作了撥備,可是公司的邊際利潤並不太高,豈不是風險與回報不成正比。
其實當時已看出問題本身也存在問題,因為應收帳款的撥備,是資產負債表上的項目,是長年累月積聚下來,有無數應收帳款,早已收回及拆出。
當然25%這個數字仍是偏高,不過實質上,這個比率應該只在幾個百分點至一成左右,而更有力的答案,是在剛剛發表的報告中,完全沒有作出任何新的撥備。
可是當事人答案支吾以對,筆者作為外行,都明白要用上述角度去解釋,身為專業人士,卻沒法為公司擋駕釋疑。廣州話和普通話,是存在頗大分別的語言體系,對很多香港的「專業人士」而言,是一個很幸運的天然屏障。走專業路線是香港出路,否則不可能維持偏高的生活指數,但愈見愈多令人失望的專業人士,對香港為中國企業服務的前景,實在欠缺信心。
經常忙中有錯,昨日自己買了X輪也懵然不知,幸好事後發覺原來也是無傷大雅。但大錯小錯有別,尤其是牽涉公司形象的,更加不能馬虎,希望年輕一輩,能夠明白着重專業的重要性。話說回頭,X輪實在多此一舉,以筆者水平,花15分鐘也不明所以,結果忍無可忍直接致電發行商問,在分秒必爭的市場,額外設計一堆條款,根本是趕客的行為。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