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善用期權增回報降風險

英之見:善用期權增回報降風險

個人而言,還是喜歡小型座談會,談天說地輕輕鬆鬆,不會離開觀眾最喜歡的主題──抄號碼,偶爾借題發揮,又可帶出一些心得。大型講座過份嚴肅,題目選材並不容易,反而容易流於沉悶。無論如何,也多謝上周出席的觀眾,亦希望不吝電郵來表達意見,以便日後安排得更好。
主講的最大收穫,其實是與聽眾交流,當日在場的一位朋友,身體力行在股票期權市場作戰,以市場成交觀察,這名散戶是萬中無一的例子。受了筆者感染,花時間及心思學習及嘗試,對筆者而言是相當鼓舞。
期權市場和認股證,好像批發與零售的對比,認股證偏貴是有理由,因為流通量大認受性高,但直接參與批發市場,貨品自然更加便宜。
沒有利益衝突,但一直希望協助發展這個市場,以此為題的講座,其實不只一次。可惜大部份人有慣性,只聽不做,難得遇上行動派,自然是有驚喜。

入市前必須做功課
由於時間關係,當日未能解答太多問題,綜合幾個重點在這兒補充。
股票期權行美式,行使權在買方手上,所以除息會有影響。價內認購期權,會在除息日前行使,價內認沽期權,則千萬不要在除息日前行使。一般而言,由於有時間值及保險作用,買方很少在到期日前行使,所以就算沽空,不必太擔心會被人殺個措手不及要提前實物交收。
期權交易量低,不過莊家盡責,不需害怕逃生無門,差價表面上闊,主要是槓桿效應問題,設置適當注碼,便明白差價其實是合理。另外緊記不用害羞,放心吩咐經紀要求莊家開價,這是他們的義務,除了十分繁忙的開市頭10分鐘,其他時間的反應通常頗為快捷。
善用期權,是可以提升回報降低風險。不過好的工具,往往都是雙面刃,落在無知的人手中,會加快自毀的速度,所以花時間看書,理解概念及運作,是入市前必做的功課。但任何投資,都需要從實踐中學習,應先由一張兩張開始,累積書本上買不到的經驗,如果永遠不踏出第一步,就只會停留在紙上談兵。不要妄想一擊即中,在小注日子碰壁,一定大有好處。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