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常見報紙上登了閹貓的分類小廣告。究竟怎麼個閹法,不得而知。最近家裏的兩隻小公貓鬧得太厲害,我妹漸漸管不來,就只好求醫把牠們都閹掉。
但見那澳洲獸醫先給牠們打麻醉針,一個鐘頭後才動手術把牠們的睪丸拿掉。怎麼拿法,沒法親眼見到。教我們安心的是,他到底是專業獸醫,並非用土法的鄉巴佬,也不是女巫。
這兩隻貓咪是同一胎的兄弟倆,才半歲。每天吃飽了撐的,那弟弟就撩撥哥哥打架。牠是先養的一隻,所以充老大,屋裏旮旮旯旯兒都當是自家地盤,總看哥哥不順眼。這副德性本來順理成章,不像話的倒是,這幾天居然要騎在哥哥身上。但求一快,不分雌雄親疏,那可饒牠不得了。
牠找病,把牠閹掉牠沒說的,卻可憐牠哥哥是陪綁。醫生說若不把牠也一併做手術,日後難保牠不欺負弟弟,於是只好讓牠陪閹了。
這一閹倒讓我妹妹發現了自己受騙。兩隻貓咪原來都不是甚麼蘇格蘭摺耳貓,不光耳朵不摺,醫生還說毛太粗,該是雜種貓罷了。
我和妹妹商量好,要把那寵物店老闆抓到動物醫院去,對醫生說:「這隻說大話的雜種貓,你連卵帶舌都給我割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