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零售業務繼續轉好,保持轉虧為盈之態,原來預算第二季超市較淡,表現轉差,雖則該季業績有頗大反覆,結果仍然獲利,零售業務已符人意,可惜其他業務仍有反覆。
上半年華創盈利8.02億元,增長7%,每股盈利38仙,中期息11仙,增加10%,計及去年石油業的特殊收益1.43億元後,期內業績增長則達32%。
零售業務至為矚目,其中以超市為甚,期內超市業績未扣總部利息及費用前(下同)為4020萬元,上年同期則虧損6610萬元,但第一季盈利為357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080萬元),反映第二季盈利只有450萬元,而相對於上年同期虧損5530萬元,畢竟已明顯轉虧為盈,第一季特旺,不宜作出比較。
連同國內的時尚品牌經銷及本港百貨及其他零售,半年零售業務整體獲利7874萬元,上年同期則虧損8881萬元。
第二季超市轉淡,而飲品則轉旺,由第一季的虧損1327萬元轉為第二季的獲利7030萬元,反映過去的收購以及擴展市場,已有成效,雖然成本上升,亦可從提高售價獲得彌補。
食品加工及經銷業務半年增長16%,其中包括國內一公司分拆上市的收益,實際表現只是穩定。
石油及化學品分銷於扣除特殊收益後,增長只有4.2%,進口化工品受市場競爭,毛利率受壓。
物業業績較上年同期微升,第二季則因旺角物業出租而激增近倍,比較數字受去年遞延稅項所影響。
紡織業績受棉價影響,減少44%,廠房搬遷也拖低產量。
以現狀看,超市及飲品業可望繼續轉好,尤其繼續增購超市股權,以及雪花品牌啤酒的加強推廣,希望較想像為佳,旺角百貨結束後轉租,已帶來收益,而銅鑼灣百貨亦於6月底結束,正在裝修租出,也是有利於業績,至於紡織,短期仍面對困難,主要收益的食品與石油分銷,反而增長有限,拖低整體增長。
華創現價10.30元,預計PE約13.5倍,因業務未能全面發展,在看好中應稍作保留,不應期望過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