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響,開鎗四十響 - 陶傑

手機一響,開鎗四十響 - 陶傑

車臣恐怖份子把一間學校變成屠場,殺了幾百個幼童,實在是慘酷太過。一些左傾文人,一直在嘮嘮叨叨甚麼「新聞客觀中立」,他們認為「恐怖份子」是西方傳媒為了西方利益的「價值觀」名詞,帶有「偏見」,應該「客觀中立」地叫做「游擊隊」,因為他們自己的子女沒有被殺害。不是「民族解放戰士」,也不是游擊隊,而是百分之百的恐怖份子。
車臣恐怖份子越毒辣,普京越強悍,但這是不夠的。俄國追剿車臣已經十年,車臣的人口只有一百二十萬,俄國的陸軍有二百萬。車臣沒有核彈坦克,俄國通通都有。從葉利欽開始,俄國就開始攻打要獨立的伊斯蘭聯邦車臣,為甚麼久攻不下?
答案是俄軍是一支第九流的軍隊。幾次車臣戰爭,雖然調動了十幾萬俄軍進攻,但俄軍通訊器材落後,軍隊前後不能呼應。就像這次圍剿恐怖份子的軍警一樣,俄軍一盤散沙,指揮和協調都很弱。坦克攻進首都格羅尼,人家把坦克隊截頭斷尾地分而進攻,就把俄國坦克隊殲為廢鐵。

別看俄國人大塊頭,俄軍其實很笨。例如,一九九九年的車臣之戰,俄軍攻進了格羅尼,但時值深冬,剛下完大雪。格羅尼市中心有一座大廣場,四周都蓋滿了白雪。俄軍官兵穿着深綠色的軍裝在廣場昂首闊步地走,結果被埋伏在廣場四周的樓房裏的狙擊手當活靶,一鎗一個,全部報了銷。這件慘案,在俄國很聞名,暴露了許多根本的反智問題:一、為甚麼俄軍沒有冬天的白色偽裝軍服?二、在進攻首都重地之前,為甚麼不先用導彈摧毀廣場四周的狙擊點?三、進入廣場的為甚麼不是坦克和裝甲車,而是步行的官兵?四、為甚麼不選用特種兵團?
車臣軍民把首都變成一座堡壘,樓房裏放了炸藥和重機鎗,街巷的地下水道埋了地雷。俄軍完全沒有巷戰經驗,情報工作也很薄弱。打車臣打了十年,車臣的軍隊從前也是蘇聯紅軍的官兵,他們回到鄉下,熟悉自己的地方,也了解俄軍的一切弱點。在軍事上倚靠俄國的武器,是靠不住的。人多欺人少,也不見得會得手。中國對攻打台灣再三遲疑,因為台灣隨時會成為中國的車臣。戰爭是一門專業的藝術,也是很殘酷的遊戲,會空手道的普京,就是沒有辦法空手入白刃地解決一個小國,幾百個兒童,就此為一個失敗的政府陪了葬。
車臣的恐怖份子手段很殘毒,但有一點卻值得人同情——恐怖份子攻進學校運動場,把所有人聚集起來,喝令全體關掉手提電話。誰的手機一響,就把他左右四周的四十人拉出來鎗斃。這一條「法令」,如果能在上海的劇院和香港的文化中心、UA金鐘戲院執行,倒也是一項德政,可見恐怖份子的訴求和主張,也不全是壞的,他們也有「合乎人性」的一面。普京向他們開火,倒該手下留情,留幾個活口,送來特區,輔助「康文署」的小官員和戲院經理維持一個和諧寧靜的社會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