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的最新就業數據,以美元、美債的反應,消息應是相當利好,不過美股表現則受制於英特爾的預測。今日亞洲區股市,可能又是沒有甚麼方向感,港股上周五稍弱,但維持最近牛皮偏強格局的機會極高。
恒指上周五完成了兩出兩入,如果以過往的經驗,應該買入兩隻被拋售的過氣成份股,而沽出超買的兩隻新貴。指數基金造成的技術性現象,影響比較短暫,而且現在操盤的技巧,遠比過往高明,所以未必是很好的機會。
尤其今次情況比較特殊,兩出兩入的4位主角,都有值得品題的地方。如果一心入市,筆者一定是買電視廣播(511)而捨上實(363),電視廣播雖然有收費電視的包袱,可是隨着經濟好轉,核心免費電視的廣告收益大有憧憬,股價其實相對落後,有可博之道。
個人並不喜歡上實,今時今日,業務欠缺焦點,不容易吸引投資者,何況中資股估值普遍不算貴,上實本身的公司管治風險的評價,不見得比國企好,等待業務整合,或者公司形象改善才出手也不遲。
新貴方面,短線是超買,卻不用採避之則吉的態度,思捷(330)成為藍籌之後,股價再上一層樓。今次的新貴中,應該要避開駿威(203)一段時間,市場對行業展望頗為負面,駿威的強勢建基於技術性買盤,回復正常之後,可能會維持弱勢。
不過絕不會看扁招商國際(144),很明顯行業前景的評價相當好。最近大市在高位牛皮,在銀行股地產股搶盡風頭的時候,有一個概念正默默地起革命,就是紡織配額來年取消的影響。
是舊聞新炒,可是機構投資者,從來就是敵動我動的羊群,一眾紡織股有勢,又再成為重心。受惠這個概念的,並不止於紡織股,預期中國出口大增,運輸股亦乘勢而起。嚴格而言,廠商還要擔心競爭加劇的風險,反而運輸股前景更加明朗。
曾經以為不易被重估的東方海外(316)及中海集運(2866),近日勁勢並非無風起浪,招商局晉身藍籌,會有一定溢價,所以染藍事件,未必代表升勢終結。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