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奧運小將的故事很勵志精采,陳詩欣少年時已得獎無數,但性格剛烈,跟教練父親衝突後在十六歲那一年跟初戀男友離家出走,當過檳榔西施,差點為了生計去做酒店小姐。三年後在父親生日當天鳥倦知還捧住蛋糕回家,問父親:「你看我還可以打拳嗎?」父女冰釋前嫌,努力打拼。但陳詩欣風頭太勁,對手想貶低她,造謠說她當過陪酒女郎。陳愈戰愈勇,用獎牌打退流言。
自言很愛美的她瘦得像一條柴,曾經有醫生指她練功過度,到了三十歲就要坐輪椅。記者家訪陳家,發現陳的床是兩張雙人床合併而成的,她姑姑解釋,學跆拳的人夢中都會起飛腳,陳經常在睡夢中踢床板。
戰神朱木炎架眼鏡,但讀書不濟,寫幾個字都會寫錯,一塌糊塗。父母於是讓他去學拳,但不准跟人打架。朱很聽話,成績也好,這次出師奧運,抽籤不利,每仗遇到的都是強手,但他沉着應戰,沒有辜負師兄黃志雄讓出的機會。黃志雄讓出位置給朱,自己越級挑戰,對着大成個碼的伊朗選手,黃志雄身形吃虧,只能守住銀牌,由小師弟領了金,他沒怨言。
從小便挨酗酒父親暴打的黃志雄,奧運期間搖電話回家,頭一句問媽媽的,就是「爸爸有無喝酒?」○○年拿過奧運銅牌打算退休了,但那次風光回家,讓媽媽覺得威水,孝順的黃志雄決定再多打一屆,讓媽媽高興。打拳十六年,黃志雄憑凌厲的左腳滑步旋踢,贏得一面比金牌更了不起、更顯大度、更有體育精神的銀牌。
三段各異的奮鬥史,曲折感人,成就了比希臘更神話的寶島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