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發行五隧一橋證券化債券後,按揭證券公司亦研究再度發行按揭資產證券化債券(下稱按證債券)的時間表,消息透露,該公司已邀請銀行在未來兩周內,就發行包括零售部份的按證債券提交建議書,如條件及息率配合,按揭公司可能考慮在下個月至11月美國議息前,推出規模約20億元的按證債券,不過,最終決定需視乎息率前景及成本計算。若按揭公司落實發行包括供散戶認購的按證債券,將是該公司首次向公眾發行的證券化債券;也是除政府外,第一家機構發行同類債券。
按揭證券公司高級副總裁(財務)李永權回應查詢時說,正邀請銀行界就發行按證債券提交建議書,爭取在今年底前發行包括零售部份的按證債券,至於具體結構、息率安排及公眾接受程度,現時評論仍言之尚早,目前最重要是收回建議後詳細研究發債的可行性。若落實發行,他同意約20億元是合適的發債規模,由於息率環境低企,他指該公司截至現在,今年融資胃納已滿足得「八八九九」。
據悉,銀行提交的建議,需包括供機構投資者認購及零售部份的發債安排;息率成本及市場接受程度,亦是評估關鍵。消息說,按揭公司一直有意發行首批零售按證債券,但由於有關債務結構較普通零售債券複雜,又要向證監會申請批准,當中亦牽涉信貸評級的提升,故在發行成本、擴闊投資者基礎及推動市場上,要平衡作出考慮。
消息指,該公司今年以來已籌集不少低成本資金,但第四季度將會制訂明年開支預算表及購買資產進度,若銀行提交的發債建議符合成本效益,不排除在目前息率仍相對偏低的環境下,預先籌集明年度所需的頭寸。
一資本市場人士指出,政府已發行包括零售部份的五隧一橋證券化債券,若再有公營機構陸續發行零售按證債券,肯定對本地結構性資本市場發展有深化作用,一般而言(未計信貸升級),證券化債券的息率會高於普通債券,因為前者的償付能力,是按資產組合產生的收益決定,從這個角度看,可為公眾投資者提供多一個回報較佳的優質選擇。